阅读记录

第27章 要动,就动真格[2/2页]

榷香令 锦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偷飘向紧闭的房门,谨防有人突然推门而入,“辗转落入王氏米行。”
     “落入王氏米行?”商名姝品味着商文姝的遣词。
     “是。”商名姝抑制住自己的兴奋,“三妹,我们把这消息寻个妥帖的法子散出去,你看如何?”
     所赠之粮浸过海水,让那些购置茶叶的人知晓,不得闹翻天?
     商名姝转头看着雀跃爬满秀美脸颊的商文姝:“长姐,你打听出这样的消息,就想到这么个法子应对施家?没有旁的?”
     “旁的?”商文姝疑惑。
     商名姝叹口气:“长姐,你可有查过得到赠粮的人因此染疾?”
     “我打听过,只有一两人。”
     “如此说来,这批粮食他们处理得很好。”商名姝咽下嘴里的汤羹,“施家定然知晓这批陈粮来源,故而放在中下等茶里相赠。
     一则这些人才会为几斤粮食心动,二则这些人身子不娇贵,食用多半不会出事,三则有朝一日被拆穿,粮食何等精贵?三年前大旱不少人心有余悸,他们都食用无害,自然不会计较。
     你戳穿粮食来历,伤不了他们分毫,反而打草惊蛇。”
     “我们就坐视不理?”商文姝想过对施家和王家打击不大,但什么都不做,她不甘心!
     “如此大批粮食,什么样的人能将之打捞起来?”
     “倭寇?”这些商文姝都细想过。
     能大批打捞起来,打捞之人要知晓沉船之地,要有可运输粮食的载具,要人多势众,要都通水性,这不就符合?
     商名姝摇头:“倘若是倭寇,江浙一带如今不会这般太平。”
     粮食能食用,对倭寇来说粮草充足,他们一定会有所动作,且这批粮食在水里应当浸泡不久,否则再怎么处理,也不会只有少数人食用后有异。
     “长姐,你派人去打听沉船附近的渔村,是否有一批人集体在年初发了一笔横财。”商名姝有个猜测,“最好拿到铁证!”
     “你要做什么?”商文姝素来知晓商名姝轻易不动手,一动手就得人伤筋动骨。
     现在整个凤阳府关于方氏典当行为富不仁的童谣都还在传唱,有不少被方德贵坑走传家宝的人都告到衙门,方德贵昨日才被打了三十大板,这会儿还躺在榻上。
     “如我所料,这些米粮沉船当日恰好有渔民躲在暗处,极有可能是他们趁乱打捞走一批,被王氏的人遇上收购,王氏必然没有经过牙行。”商名姝眸光微凉,“这是‘私充牙行埠头之罪。”
     官府有规定,凡鱼盐豆谷,觅车雇船骡马之类,非经纪关说则不得行。
     不是所有买卖一定要经牙行,但大批粮食属于必经。
     《大明律》中对私充牙行者有明确的处罚:杖六十,所得牙钱入官。
     “我这就去查!”商文姝朝食都没有心思用,等她掌握证据,王氏就要倒大霉,再把施家与不法买卖人家合作的消息宣扬。
     这比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粮食由海中打捞而起更有效!
    喜欢。
  

第27章 要动,就动真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