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七章 开封的风[2/2页]

十国风华 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荣摆了摆手,指尖在船舷的木纹上轻轻摩挲:“不必。船靠岸后我们就直接下去,我可没有那么多的官架子!”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身后的亲卫们都挺直了脊背。郭荣作为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自幼就展现出非同常人的表现,而且,他自身就带着一种魅力,此刻看来,那股魅力不是锋芒毕露的锐,是藏在温和里的韧。
     船渐渐靠近码头,跳板“哐当”一声搭在岸边。郭荣率先迈步,酱色披风在风里划出一道沉稳的弧线。等候的官员们慌忙躬身行礼,声浪里带着几分拘谨:“臣等,恭迎晋王殿下!”
     郭荣的目光扫过人群,在范质与李谷身上稍作停留——两位宰相今日都来了,范质手里还攥着本奏章,李谷的靴底沾着泥,显然是刚从户部粮仓赶来。
     郭荣抬手虚扶,声音温和道:“范相、李相不必多礼。开封府的春耕备得如何了?我听说城西的水渠还没疏通?”
     范质愣了愣,没想到晋王开口先问农事,连忙拱手道:“回殿下,昨日已派工部侍郎去了,预计三日内可完工。”
     “甚好。”
     郭荣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李谷道:“李相,魏博军的粮草账册,户部核完了吗?王节帅说今年要扩种两百亩桑田,种子够不够?”
     李谷躬身道:“账册已核完,种子已备妥,昨日已由驿马送往魏州。”
     杨骏跟在郭荣身后,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这位晋王殿下是在用几句话便点明了朝廷该关注的事。那些藏在官袍下的试探与揣测,在“水渠”“桑种”这些实在的字眼面前,顿时显得苍白。
     一时之间,码头的风里忽然多了几分沉默。杨骏站在人群后,看着郭荣的背影,忽然觉得郭威让郭荣入朝的深意,不是要他斗倒谁,是要他守住这天下的根本。
     郭荣转身,对杨骏递了个眼色道:“走吧,我们去父皇那里复命。”
     穿过朱雀门时,阳光正好照在城门的匾额上,“开封府”三个大字在金光里仿佛活了过来。杨骏望着郭荣沉稳的背影,忽然想起黄河渡口的那盏渔火——有些光亮,看似微弱,却能照亮整条航道。
     杨骏的步伐在宫门巍峨的轮廓前悄然顿住,郭荣回首,目光温柔却带着一丝探询地落在杨骏身上,轻声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杨骏连忙摆手,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意,解释道:“并无不妥,侯爷多虑了。只是念及今日乃陛下与侯爷难得相聚之时,我这外人在此,恐会扰了你们父子间那份温馨的天伦之乐,倒显得我不识趣了。”
     郭荣旋即就反应过来道:“哈哈,我倒是忘记了,你离京也有一些日子了,倒是我有些不解风情了,你先回去吧,哈哈……”
     ……
    喜欢。
  

第二百五十七章 开封的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