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七章 糊名制度[2/2页]

十国风华 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细碎的声响,像无数寒门学子无声的叹息。杨骏的脑海之中不由的又浮现出前几日冯吉劝他的场景,但他的目光又飘向那滩水洼,轻叹一口气,然后忽然弯腰捡起片被雨水泡软的麻纸,指尖无意识地在纸上摩挲:“若……若把名字盖住呢?”
     赵上交猛然间扭转了头颅,眼眸中掠过一抹锋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遮盖姓名?”
     杨骏的声音陡然间变得清脆响亮,他手中紧握着一张麻纸,在空白的试卷上轻轻一划,恰好能将考生的名字悉数掩藏:“就用这浆糊,将姓名牢牢封住!阅卷之时,唯以文章优劣为判,不问姓名所属,不顾背后何人举荐——恰似这漫天细雨,纷纷扬扬落入泥泞之地,谁又能分得清,哪一滴滋润了富户的良田,哪一滴又悄然滋养了贫家的幼苗。”
     老侍郎的目光穿透岁月的沉淀,紧紧锁定在那片巧妙遮掩了墨迹的麻纸之上,忽而,他朗声大笑,笑声豪迈,仿佛能撼动风雨,令檐角挂着的雨珠也纷纷跃下,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妙哉,这‘糊名之策!老夫竟未曾思及!有此良法,不论是王峻大人亲自举荐的俊才,还是出身寒微的士子,皆需以笔墨间的真才实学,方能在这榜单上占得一席之地!”
     言及此处,赵上交的眼神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方才那张静卧于案的名单,眸光中闪烁着一抹更为坚决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他心中的某种信念被悄然点燃,愈发坚定。
     就在二人交谈正酣之时,手下人已悄然将首场考试的试卷一一收缴上来。他手法娴熟地拿起一张张麻纸,轻柔地覆盖在每份试卷姓名的位置上,指尖轻蘸清水,细细抹在纸边,使得湿润的纸面紧紧吸附于名单之上,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些潜藏于暗处的舞弊行径牢牢封锁。
     “晚辈昔日在卫州修筑堤坝之时,常听老人们言道,要想堤坝坚不可摧,首要之务便是将底下的漏洞一一堵死。而今看来,这姓名,便是选拔人才道路上最为棘手的漏洞啊。”
     老侍郎盯着那片糊住名字的麻纸,忽然抚掌大笑,惊得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好个‘糊名!老夫当了三十年官,竟不如你这年轻人通透!取浆糊和糙纸来,所有卷子都把名字糊上,谁也不许私拆——违令者,按舞弊论处!”
     杨骏的目光落在赵侍郎那忙碌的背影上,只见他亲手为一份份试卷糊上姓名,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此刻,那些穿透屋顶、滴落不息的雨珠,以及脚下那片被雨水浸润的泥泞不堪的地面,在杨骏眼中,竟都化作了这新兴规矩最为质朴而有力的见证。
     正如卫州那坚固的堤坝,唯有先细细堵上每一处细小的漏洞,方能抵御住汹涌澎湃的洪水,保得一方安宁;选拔人才之路,亦是如此,唯有先将那偏私的阴霾一一抹去,让评判的标准回归纯粹,方能淘洗出真正的金子,真正的人才。
    喜欢。
  

第二百三十七章 糊名制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