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三章 赵上交(上)[2/2页]

十国风华 洱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情谊,实属可贵啊!”
     言及此处,他的话语忽地一转,带着几分无奈与感慨:“此番你归来,我本意是让弘文馆上下人等皆来相迎,但时下朝堂的风云变幻,你也心知肚明。眼下的光景,未免显得有些冷清寒酸,你切莫往心里去。”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范质都把话说到这般明了了,他焉能心中还有介怀?因此,杨骏当即拿起酒盏与着范质碰杯道:“范大人,就你这番话,就足矣了!”
     范质闻言,眼中笑意更深了几分,他抬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瓷杯落在桌上发出轻响,却似带着千钧分量:34;好一个‘足矣!杨直学士这份胸襟,难怪能在卫州聚拢民心。你可知,昨日吏部还有人递折子,说你在坝上‘私结乡党,劝陛下收回你主持童子试的差事。34;
     杨骏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释然笑道:34;树欲静而风不止,怕是这又是王相的手笔吧?只不过,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端,又何必在意他人的非议呢?”
     冯吉在一旁34;啪34;地合上折扇,往桌上一拍:“那些人就是见不得你立功!当时出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领命办事,如今刚见成效,却一个个地又眼红于你!34;
     他说着给杨骏添酒道:34;不过你放心,范大人在陛下面前替你说了不少好话,对你倒是没有丝毫的影响。34;
     窗外的月光忽然亮了起来,透过雕花木窗洒进雅间,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范质沉吟一声道:34;童子试是小事,却连着天下的文脉。如今还能回忆起清客先生在这里挥毫笔墨的情景,由你来监考童子试,倒不是失为一桩美谈啊!34;
     杨骏心中一热,刚要起身道谢,却被范质按住手腕。对方的掌心温热,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你在坝上写的《赈灾十策》,陛下看了三遍,批注了‘务实二字。那些非议你的人,不过是怕你这股子务实劲儿,搅了他们的浑水。34;
     “多谢大人的提醒,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不过,越是有人这么做,但却越是激发了我心中这股不服输劲,我定要让他们瞧瞧,我,不是这般容易打倒的!”
     范质与着冯吉对视一眼,然后三人酒杯相碰,清脆的声响在雅间里回荡,竟压过了窗外画舫的丝竹声。范质望着杨骏眼中的光亮,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初入仕途时的模样,也是这般带着一身泥土气,却揣着滚烫的真心。
     夜风卷着酒香穿过窗棂,烛火摇曳中,三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杨骏忽然觉得,这樊楼的雅间虽不及汲县草棚温暖,却因这几句推心置腹的话,生出了别样的暖意。
     范质看了一眼外面然后起身整理袍角道:34;时候不早了,明日卯时议事,你早些来,赵侍郎要跟你细谈童子试的章程,万万不能迟到了!“
     “多谢大人提醒!”
    喜欢。
  

第二百三十三章 赵上交(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