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举手之劳,诊金就不必了。”黛玉看着温润如玉的王轩,又在街上听到王大人,北静王之类的字眼,明白此女子跟王爷脱不了干系,所以才决定出手,顺便了解事情的真相。
     “只需王公子把令妹得病的前因后果详细告知即可。”
     “这?此事说来话长,还请姑娘慢慢听。”王轩奇怪地看了一眼黛玉,派人把王莺先送回府。
     才坐下来继续说道:“实不相瞒,莺儿一直喜欢北静王,数次要求父亲大人前去求亲,父亲爱女心切,明知没有希望,还是硬着头皮去见了太上皇,谁知太上皇得知来意,连父亲的面都没见,就说北静王已经定亲。”
     王轩提起王莺,也是满眼的疼惜,“父亲做京营节度使的时候,经常带着莺儿入宫赴宴,几次见到北静王,那时候的莺儿,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却对北静王一见钟情。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竟然会一眼定终身,暗暗下定决心要做王爷身边的人,为了配得上北静王,十年来,莺儿在各方面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莺儿深知,要成为北静王的王妃,不仅要有出众的外貌,更要有深厚的内涵,要内外兼修,出类拔萃。
     因此,她从小就刻苦学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每天清晨,莺儿都会早早地起床,在庭院中背诵诗词,有时还会和家中的先生一起探讨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在琴棋书画方面,莺儿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家里的先生都对莺儿的诗画评价甚高。
     她每天还会练习古筝和围棋,有时甚至会练习到深夜。
     她的书画作品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字迹清秀,画作生动,让人赞叹不已。
     除了学习传统文化,莺儿还非常注重自己的礼仪和修养。
     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举止优雅,谈吐得体,让人印象深刻。
     没有人知道,莺儿为了成为合格的王妃,付出了多少。
     时光荏苒,王莺已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她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才华横溢。
     她的品貌兼优,知书达理,在朝廷中引起了广泛赞誉,她也成为各世家公子心目中的女神,这两年,来府中求亲的络绎不绝。
     可不管来人是谁,有多么优秀,父亲母亲如何劝说,莺儿都置若罔闻,不屑一顾,誓死不嫁。
     直到今年中秋节,母亲才在贴身丫鬟的口中了解到,莺儿的真实想法,是莺儿在一次意外中自言自语,被丫鬟听到。
     说到这儿,王轩苦笑了一声,接着娓娓道来:
     原来莺儿从小就对北静王一见倾心,发誓非他不嫁,尤其是这几个月来,莺儿知道自己的心事家人已经知道,索性不再隐瞒,经常向我问起北静王,说起他的惊才绝艳,貌比潘安,才比子建。
     她对北静王的崇拜和仰慕,我这个做哥哥的也望尘莫及,自惭形秽。
     父亲万般无奈,只好厚着脸皮,向太上皇提及此事,谁知太上皇连父亲的面都没见,直接明说,北静王已经定亲,而且绝不纳妾,至于是哪家姑娘,却只字不提,只说年龄尚小,等那姑娘及笄就成亲。
     父亲无法,回到家也不敢向莺儿提起,一个月前,

第245章 一眼万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