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7章 圣师治世,造字之难[1/2页]

洪荒:先天宝气,开局复刻多宝塔 陆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人族地界上,自伏羲证得天皇果位,开辟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之后,他便如最初所言,进入了半隐退的状态。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推演周天星斗的妖族羲皇,而是化身为人族长者,于火云洞中,以人皇的视角,默默地观察、守护着这个由他亲手引入秩序的新生族群。
     而教化人族,引导其发展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闪耀了林琛这位“圣师共主”的肩上。
     由此,林琛欣然领命。
     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他带着麒灵,行走于人族地界,以一位真正的“圣师”身份,开始完善伏羲所定下的秩序,并引导人族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
     他观察到,人族虽然学会了渔猎耕种,但工具依然简陋,效率低下。于是,他便将自己从游历途中收集到的、以及在乾坤鼎中炼制出的各种凡品金属与灵矿他们,分发给族人,并独家传授更为精进的锻造之法。
     很快,锋利的青铜矛、坚固的玄铁甲、能够开垦更多荒地的曲辕犁,便出现在了人族的部落祭祀中。
     他又发现,人族虽有八卦卜算吉凶,却对天地万物缺乏系统的认知。
     于是,他便效仿昔日道祖讲道,于首阳山下,开辟了一条传道广场。
     他以大罗金仙的无上道法,将自己对山川地理、草木药石、星辰运作的理解,化作一道简单易懂的大道符文,烙印在广场的石碑上方。
     任何人族,只要心怀向道之心,皆可来此观摩、感悟。
     在这数百年里,人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内心的高速时期。
     一座最宏伟的城邦拔地而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族的足迹,也开始从首阳山,朝着更近坚固的洪荒大地,缓缓蔓延。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遭遇一些妖族天兵或者是不开智的妖兽的阻拦。
     但终究也只不过是一些小麻烦而已。
     林琛行走于这片因他而更加繁荣的土地上,看着族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孩童们天真烂漫的歌谣,心中也生出了一种内心的满足感。
     在治理与教化人族的过程中,他对于“秩序”、“传承”、“文明”等天地大道的理解,也变得愈发深刻。
     他能地感知,自己的大罗道果,正在这股磅礴的人道气运滋养下,变得更加圆融,更加坚固。
     然而,随着人族的不断发展,一个新的、也是更为根本的问题,现在林琛的面前逐渐浮现。
     那就是——传承。
     他发现,无论是伏羲的八卦之道,还是他自己传下的锻造、耕种、修行之法,其传承的方式,依然停留在最原始的“口传心授”与“结绳记事”之上。
     这样的方式,在部落规模尚小之时,尚可维持。
     但当人口的数量达到数亿、收纳亿,周围方圆亿万里大地之时,其弊端便暴露无遗。
     知识在一次的口头传述中,首先会产生偏差与遗漏;而那古老的结绳记事,更是无法承载人族激烈的丰富的历史与文明。
     “不行。”
     这天,林琛站在一座新建城邦的学堂之外,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族长者,正用着含糊不清的语言,以及辫子打了上千条复杂绳结的麻绳,向一群不懂事的孩童,讲述着伏羲画卦的古老故事。
     他看到了,孩童们的眼中,充满了茫然与不解。
     而那位长者,在讲到某个关键时刻时,也无法准确地记起某个绳结的含义,而因为急得满头大汗,最终只能无奈地叹息。
     “长此以往,人族的文明,非但无法进步,反而会不断地遗失,最终走向倒退。”林琛的眉头,紧皱在了一起。“日后神农尝百

第247章 圣师治世,造字之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