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那双仿佛能洞悉周天星斗运转的深邃眼眸,在经历了短暂的挣扎与权衡之后,最终闪过一丝决然。
他对着林琛与女娲郑重地行了一个道揖,沉声道:“林琛道友所言,确实为我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也罢,我伏羲便入这红尘万丈,去看一看,我之大道,是否当真与这新生人族有所关联!”
说罢,他身形一晃,便从云雾缭绕的山巅飘然而下。
那身象征着羲皇尊贵身份、流转着先天八卦道韵的华美道袍,在他落地的瞬间,光芒内敛,化作了一件由粗布麻衣缝制而成的朴素衣衫。
他收敛了全身所有的仙人威压,化作一位气息平凡、面容温和、眼眸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探寻之色的中年男子,一步步,踏着坚实的土地,朝着那人声鼎沸的人族圣城,缓步走去。
林琛与女娲立于山巅,静静地注视着伏羲的背影,看着他逐渐汇入那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
伏羲入世了。
他不再是高高在上,于天庭之中俯瞰众生、推演星斗的妖族羲皇,而是以一个最普通的身份,开始了对这个新生族群的观察与体悟。
他走过人族开垦出的千里沃野,看着那些皮肤黝黑、汗流浃背的族人,用林琛当初所授的、略显粗糙的石犁与青铜耒耜,奋力地翻开坚实的土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他们的动作充满了力量,他们的歌声充满了对丰收的渴望。
伏羲从中看到了“生”的力量,看到了一个族群为了延续而付出的最质朴的努力。
他走进狩猎归来的队伍,看着那些年轻的人族战士,身上带着与猛兽搏斗时留下的伤痕,却依旧高举着手中沉甸甸的猎物,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的笑容。
各个小部落的篝火被点燃,火焰驱散了黑暗与寒冷,烤肉的香气弥漫开来,族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分享着胜利的喜悦。
伏羲从中看到了“争”的意志,看到了面对危险时的勇气与团结。
他看到,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母亲正用骨针和兽筋,将淄衣氏传下的丝麻缝制成衣,为孩子抵御寒冷;父亲则在一块兽皮上,用烧焦的木炭,笨拙地记录着今天的收获与见闻。
他看到了“家”的温馨,看到了“传承”的雏形。
然而,他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好。
他看到,一个新生的婴儿因为突发的疾病而啼哭不止,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只能跪在女娲与林琛的神像前,一遍遍地磕头祈祷,眼中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他看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引发了山洪,汹涌的洪水冲垮了刚刚建好的房屋,淹没了即将成熟的庄稼。
族人们站在一片狼藉的家园前,脸上写满了痛苦与茫然。
他看到,部落的长老,颤抖着双手,在一根长长的绳子上打下新的结。
一个结,代表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一个不同的结,代表一个族人的逝去。
但当结绳越来越多,岁月越来越久远,他发现,就连长老自己,也无法清晰地记起,那最远处的那个结,究竟代表着什么。
伏羲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
他会用自己对草木的理解,不着痕迹地指引那焦急的母亲,在山涧旁找到一株能够退烧的普通草药;他会于深夜无人之际,悄然来到河边,以大法力稳固河道,疏通水流。
他做的并不多,却在这一点一滴的参与之中,与这个人族,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共鸣。
他终于彻底明白了。
人族,这个看似弱小的种族,他们与洪荒万族最大的不同,便在于他们的“未知”与“渴望”。
他们渴望洞悉天地的规律,从而躲避天灾;他们渴望预知未来的祸福,从而趋吉避凶;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秩序,一种能够让
第243章 羲皇入凡尘,圣人托人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