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节奏,像春蚕啃食桑叶般不知疲倦。直到暮色浸透书页,他才合上书本,将写满算式的草稿纸折成纸飞机,对着空旷的阅览室轻轻一掷——纸飞机掠过整齐的书架,最终落在《时间简史》的顶层,与霍金的目光隔着时空遥遥相对。晨雾还未散尽时,第一缕金红的光已经刺破云隙,斜斜落在青石小径上。路边的蕨类叶片卷着昨夜的雨珠,一碰便簌簌滚落,在石板上洇开小小的深色圆点。远处传来山雀扑棱翅膀的轻响,尾音拖得长长的,像被晨露浸软的丝线。空气里浮着松针的涩香,混着泥土翻涌的腥甜,深吸一口,肺叶里都像铺了层湿润的苔藓。石缝里钻出几朵淡紫的野菊,花瓣上凝着半透明的霜,风过时轻轻颤着,倒像是怕惊扰了这山间未醒的梦。历史课的铃声刚落,讲台上的老教师推了推眼镜,翻开泛黄的教科书。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给墙上悬挂的中国地图镀上一层金边。他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古国……”
前排的男生悄悄转动着钢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老师挥舞的粉笔吸引。当讲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时,老教师突然提高声调,黑板擦在讲台上敲出清脆的响声:“同学们请看,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铁证!”
窗边的女生轻轻咬着下唇,笔记本上“南京条约”四个字被笔尖戳出小小的墨点。窗外的麻雀落在玉兰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声却穿不透教室里凝重的空气。老教师摘下眼镜擦拭镜片,阳光透过镜片在教案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记住这些屈辱的条约,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不再重演。”
下课铃响时,课桌上的历史书还摊开在“辛亥革命”那一页,某同学的课本扉页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铅笔字:“愿以吾辈之青春,扞卫盛世之中华。”
喜欢。
第213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