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贞观长歌里的暗流与红妆时代的伏笔[2/2页]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陛下放心,臣愿领三万精兵,直捣黄龙,定能将那颉利可汗那老BY的打得落花流水!”
     李世民闻言,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兴奋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好!朕就等你这句话!”
     李靖率领着他的军队,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在一个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们如同鬼魅一般,悄然出现在东突厥营地附近。
     李靖站在雪地里,他的盔甲在月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他凝视着远处的东突厥营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他转身对身后的将领们说道:“颉利可汗那老杂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发动进攻,这一次,我们定要打他娘个措手不及!”
     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对李靖的智谋深信不疑。随着李靖的一声令下,唐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东突厥营地。
     东突厥的士兵们正在温暖的帐篷里酣睡,突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惊醒。他们惊慌失措地冲出帐篷,面对如狼似虎的唐军,顿时乱作一团。
     颉利可汗也从睡梦中被惊醒,他慌乱地从被窝里爬起来,连裤子都没穿好,就大喊道:“快!快他娘的组织抵抗!”然而,此时的东突厥军队已经失去了指挥,完全陷入了混乱之中。
     李靖站在高处,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局势。他手中的令旗挥舞,指挥着唐军如入无人之境。唐军的攻击如暴风骤雨一般,让东突厥军队毫无还手之力。
     颉利可汗眼见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他急忙骑上一匹马,想要趁乱逃跑。然而,李靖早已料到他的这一招,提前派人在他逃跑的必经之路设下了埋伏。
     当颉利可汗的马刚刚冲出营地,就被埋伏在路边的唐军拦住了去路。唐军迅速将他包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
     颉利可汗看着四周如狼似虎的唐军,心中绝望至极。他垂头丧气地说道:“我怎么就栽在李靖手里了呢?”
     这场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捷报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回了长安。这个好消息让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后,更是喜出望外。他兴奋地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终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下令在宫中大摆庆功宴,以犒赏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
     宴会上,灯火辉煌,歌舞升平。李世民端起酒杯,满面笑容地走到李靖面前,紧紧地拉住他的手,感慨地说:“李爱卿啊,你可真是朕的福星啊!这场战役能够如此顺利地获胜,全赖你的智勇双全和指挥若定。有你这样的忠臣良将镇守天下,朕真是一百个放心啊!”
     四、才女入宫:武媚娘的崭露头角
     在这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代,一个即将改变大唐命运的女子,如同夜空中的流星一般,悄然地踏入了皇宫的大门。
     这位女子便是年仅十四岁的武则天,她生得如花似玉,倾国倾城,宛如仙子下凡。不仅如此,她身上还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灵气,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然而,在她进宫的那一天,母亲杨氏却哭得像个泪人一般,肝肠寸断。她紧紧地抱住武则天,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泣不成声地说道:“我的儿啊,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面对母亲的悲痛,武则天却显得异常坚强。她轻轻地擦去眼角的泪水,眼神坚定而决绝,安慰母亲道:“母亲莫要伤心,女儿定会在宫里好好生活。”
     进入皇宫后,武则天被封为五品才人,负责照料李世民的生活起居。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很快便得到了李世民的喜爱。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匹极其烈性的马,名为狮子骢。这匹马野性难驯,无人能够驾驭。李世民为此叹息不已,感慨道:“如此良驹,可惜无人能降得住它啊!”
     就在众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武则天挺身而出,自信满满地对李世民说:“陛下,臣妾有办法驯服这匹马!只需铁鞭、铁锤和匕首三件物品即可。若它不听话,臣妾就先用铁鞭狠狠地抽打它;若是它仍然倔强,就用铁锤敲打它的脑袋;倘若它还不肯屈服,那臣妾便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李世民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不禁暗自惊叹,这小丫头年纪轻轻,手段竟然如此狠辣!然而,他脸上却并未流露出丝毫异样,反而嘴角微扬,夸赞道:“好!果然有志气!”
     然而,自那以后,李世民对武则天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往那样亲近她,而是与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
     武则天对此感到十分困惑,心中暗自嘀咕:难道是我说错了什么话吗?为何皇上突然对我变得如此冷淡?她苦思冥想,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其实,武则天并不知道,正是她的锋芒毕露,让李世民对她心生忌惮。一个如此果敢、有野心的女子,将来必定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李世民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
     五、太子之变:李承乾的作死之路
     太子李承乾,本是李世民寄予厚望、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其地位尊崇,备受众人瞩目。然而,李承乾却未能好好珍惜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反而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李承乾眼见李世民对弟弟李泰宠爱有加,心中的嫉妒与醋意如潮水般汹涌。他无法忍受父亲对李泰的偏爱,于是心生恶念,竟然暗中指使他人去暗杀李泰。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起暗杀事件最终还是东窗事发。
     当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堂堂太子,竟然会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径。他怒不可遏地斥责李承乾道:“你身为太子,肩负着国家的重任,理应以身作则,却做出这种天理难容之事!”
     面对父亲的怒斥,李承乾不仅没有丝毫的悔意,反而梗着脖子,强词夺理地反驳道:“反正你那么喜欢李泰,干脆就让他当太子好了!”他的这番话,无疑是在火上浇油,进一步激怒了李世民。
     李世民痛心疾首,对李承乾感到无比失望。他决定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如何处置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然而,此时的朝堂上,已无魏征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没人能够拦住李世民的怒火。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的决定是将李承乾废为庶人,并将其流放至黔州。这个曾经的太子,就这样失去了他的地位和荣耀,被逐出了权力的中心。
     而李泰,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登上太子之位,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李世民面前表忠心。他信誓旦旦地说:“爹,等我当上了太子,以后一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
     然而,李世民听到这句话后,心中却如坠冰窖。他万万没有想到,李泰为了争夺皇位,竟然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可以舍弃。这种冷酷无情、不择手段的做法,让李世民对李泰彻底寒了心。
     思来想去,李世民决定立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他拉着李治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治儿,这江山以后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干,别让朕失望。”李治连连点头,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温和的太子,日后会和武则天纠缠出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恨情仇,更没想到,大唐的江山,会在他们手中掀起惊天巨浪。
     这贞观年间,有君臣齐心的佳话,有后宫的温柔智慧,有边境的金戈铁马,也有皇家的爱恨纠葛。而武则天的入宫,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看似不起眼,却已悄悄泛起涟漪。这大唐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李治登基后会发生什么?武则天又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
  

第7章 贞观长歌里的暗流与红妆时代的伏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