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隋炀帝杨广,本是个好大喜功之人,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终,他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等叛军所杀,结束了其荒唐的一生。
大隋朝经此一劫,犹如大厦倾颓,再无回天之力。而那萧皇后,本是一国之后,如今却成了乱世中的浮萍,随波逐流,令人唏嘘不已。
与此同时,李渊父子在长安城中站稳脚跟,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审时度势,广纳贤才,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
而在瓦岗寨,李密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他智谋过人,且善于笼络人心,使得瓦岗寨的实力大增。一时间,瓦岗寨声名远扬,成为各路英雄豪杰向往之地。
这天下,就如同那煮沸的一锅乱炖,各方势力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人人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尝尝那权力的滋味。
一、李渊称帝:大唐王朝的“开张大吉”
公元618年五月,阳光明媚,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景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仿佛比过年还要热闹几分。
李渊站在皇宫大殿之上,他的目光落在龙椅上那个年幼的小皇帝杨侑身上。杨侑年纪尚小,面对如此庄重的场合,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李渊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缓缓走向杨侑,语重心长地说道:“贤孙啊,如今这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你年纪尚幼,实在难以承担这治理天下的重任啊。”
杨侑听了李渊的话,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眶中泪水在打转,仿佛随时都会滚落下来。
李渊见状,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继续说道:“爷爷我一生征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如今也算是有些经验和能力。不如你将皇位让给爷爷,爷爷定当竭尽全力,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杨侑被李渊的话吓得面色惨白,浑身颤抖,仿佛整个灵魂都要被抽离身体一般。他深知自己与李渊之间的实力差距犹如云泥之别,根本没有丝毫胜算可言。
在李渊的威逼利诱面前,杨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他明白,除了顺从地交出传国玉玺,自己已别无选择。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此刻在他手中却如同烫手山芋一般,让他难以割舍。
李渊面带得意之色,稳稳地坐上龙椅,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满朝文武。他大手一挥,豪迈地宣布道:“从今日起,我大隋便更名为大唐!朕定当励精图治,保我大唐江山永固,使百姓安居乐业!”
话音未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然而,在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大臣们的心中却都暗自嘀咕:这TM皇位来得也太容易了些,多少有点“捡漏”的意思啊。
站在一旁的李世民,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他转头对大哥李建成说道:“哥,咱爹这皇帝当得可真是干脆利落!不过这天下尚未完全平定,咱们兄弟还需齐心协力,继续努力啊!”
李建成表面上连连点头,应和着李世民的话,心中却不禁犯起了嘀咕。他暗自思忖:这二弟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能征善战,日后恐怕会与我争夺太子之位啊。
就在大唐刚刚“开业”之际,李渊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向天下人发送“广告”。他颁布了一道诏书,将自己吹嘘得如同神仙下凡一般,无所不能,世间罕见。不仅如此,李渊还宣称要大赦天下,让那些曾经犯罪的人得到赦免,重新获得自由;同时,他还决定减免百姓的赋税,让大家的生活负担得以减轻。
这道诏书一经颁布,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听闻后,心中虽然对这位新皇帝的承诺半信半疑,但毕竟有了一丝希望和盼头。于是,街头巷尾都开始纷纷议论起来:“这位新皇帝到底靠不靠谱啊?他说的这些话能不能兑现呢?”“不过,如果他真的能让咱们吃饱饭,那换个人当皇上似乎也未尝不可啊!”
一时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质疑的,有期待的,也有观望的。然而,无论如何,李渊的这一举动无疑给百姓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期待和憧憬,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多了一份想象和期盼。
二、萧皇后的“流浪记”与宇文化及的野心膨胀
且说那萧皇后,自从跟随宇文化及离开江都之后,日子过得可谓是苦不堪言。宇文化及全然未将她视为皇后,反倒像是带了个沉重的包袱一般。
这一日,车队一路疾驰,道路崎岖不平,萧皇后被颠得七荤八素,只觉得头晕目眩,几欲呕吐。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终于还是忍不住对宇文化及哀求道:“将军,可否让车队稍作歇息?妾身实在难以支撑了。”
宇文化及闻言,不仅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面露鄙夷之色,不耐烦地翻了个白眼,厉声道:“休息?你这女人真他娘的是不知死活!若是被追兵赶上,你我TM都只有死路一条!少他娘的在这里啰嗦,给我闭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宇文化及的嚣张并未持续太久。他率领人马企图杀回关中,却在半道上被李密的瓦岗军拦住了去路。李密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手指着宇文化及的鼻子,破口大骂:“狗日的宇文化及!你这乱臣贼子,竟敢弑君篡位,实乃大逆不道!今日便是你TND的死期!”
宇文化及闻言,气得暴跳如雷,他怒目圆睁,对着李密吼道:“李密!你NND不过是个落第的穷酸书生,TND有何能耐与我叫板?待我冲上前去,定要将你这狂妄之徒打得屁滚尿流!”
双方一交手,宇文化及便惊觉自己与李密之间实力悬殊,宛如云泥之别。他的招式在李密的凌厉攻势下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每一次的交锋都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眼见败局已定,宇文化及只得率领着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般狼狈逃窜至魏县。一到目的地,他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重重地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环顾四周,宇文化及看到的是一群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的士兵,他们或身负重伤,或疲惫不堪,人数更是寥寥无几。然而,就在这绝望的时刻,宇文化及突然仰起头,对着天空发出一声长啸。
“当皇帝如此爽快之事,既然已经做了,又怎能半途而废!”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魏县上空回荡,带着一丝不甘和决绝。
宇文化及紧紧咬着牙关,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他站起身来,目光扫视过眼前这群衣衫褴褛的士兵,然后毅然决然地宣布:“今日起,我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国号‘许!”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他手下的士兵们都瞠目结舌,他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士兵私下里窃窃私语:“将军他是不是嘚了,莫不是被打傻了吧?就咱们这点人,他娘的还敢称帝?”
而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萧皇后,心中却是充满了悲凉。她深知这个狂妄自大的男人根本无法撑起一片天空,他的称帝之举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而自己的命运,恐怕也会随着他的覆灭而再次发生改变。
三、瓦岗寨的“宫斗”大戏
瓦岗寨这边,自从李密加入之后,他就如同开了挂一般,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和才华。他那能说会道的嘴巴和过人的谋略,使得他在瓦岗寨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越来越受到众人的敬仰和推崇。
然而,这一切对于翟让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尽管他表面上对李密客客气气,但内心深处却对李密的崛起感到十分不爽。终于有一天,翟让忍不住把自己的亲信们召集到身边,满脸愁容地说道:“你们看看李密那小子,如今的风头简直快要盖过我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亲信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其中一人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大哥,要不咱们找个机会,干脆把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翟让猛地摆手打断:“不行不行!绝对不行!你们想想看,现在李密的威望如此之高,如果我们贸然对他动手,恐怕兄弟们都不会答应啊!”
然而,李密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他的行动。他深知人心的重要性,于是在暗中不断地拉拢瓦岗寨中的其他将领和士兵,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与此同时,李密也开始对翟让展开了心理攻势。他巧妙地利用翟让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对他说:“大哥啊,您看如今咱们瓦岗寨的势力日益壮大,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但要想成就更大的事业,我们需要一个更响亮、更有号召力的名号。而我,李密,有信心能够带领兄弟们闯出一片新天地。所以,大哥,您看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寨主之位让给我呢?这样一来,您依然是咱们瓦岗寨的大英雄,而我也能更好地发挥我的才能,为大家谋取更多的利益。”
翟让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禁一动。他当然也希望瓦岗寨能够更上一层楼,可是要他让出寨主之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密,难以置信地说:“什么?让我让位?李密,你特么的是不是想得太美了!这寨主之位可是我他娘的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怎么能说让就让呢?”
就这样,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公元617年十一月,李密决定采取行动。他精心策划了一场鸿门宴,邀请翟让前来赴宴。
翟让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想到大家都是兄弟,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便毫不犹豫地去了。宴会上,李密热情
第4章 群雄混战中的爱恨交织与江山易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