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宇文邕、从"装怂十二年"到"北周高光王者"[2/2页]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只要你说的都是真话,朕自然会保你富贵!”
     然而,就在那名官员如释重负之时,宇文邕却突然脸色一沉,转头对身边的侍卫下令道:“把他拉下去,砍了!”那名官员顿时惊恐万分,拼命求饶,但宇文邕却不为所动,冷酷地说道:“留着你迟早是个祸患!”
     宇文邕深知,对于这些曾经与宇文护勾结的人,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后患无穷。只有果断地处决他们,才能彻底铲除宇文护的势力,确保自己的政权稳固。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行动中,宇文邕并没有将李娥姿遗忘。他深知李娥姿的家族在南梁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困苦,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残酷的战乱。
     于是,宇文邕暗中派遣了一批精明能干的人,深入调查南梁的实际状况。他们四处奔走,搜集那些曾经欺压南梁百姓的北周官员的罪证。这些官员们在南梁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宇文邕的手下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宇文邕决定当着李娥姿的面,给这些官员一个严厉的惩罚,为南梁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宇文邕将那些罪大恶极的北周官员们召集到一起。他面沉似水,眼神冷冽,让人不寒而栗。李娥姿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
     宇文邕当着众人的面,将那些官员们的罪行一一揭露出来。每一条罪状都让在场的人震惊不已,而那些官员们则脸色苍白,浑身发抖。最后,宇文邕毫不留情地对这些官员进行了严惩,有的被革职查办,有的则被流放边疆。
     李娥姿看着宇文邕的所作所为,心中的怨恨如冰雪消融一般渐渐消散。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让她无比厌恶的男人,发现他并非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冷酷无情。相反,宇文邕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展现出了公正和果断,让她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三、硬核治国的34;北周卷王34;
     亲政后的宇文邕,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将全部精力都倾注于治理国家和处理政务之上,其勤勉程度堪称古代版的“996 老板”。
     每天凌晨四点,当整个皇宫仍被黑暗与静谧所笼罩时,宇文邕早已悄然起身。他身着素衣,端坐在烛光摇曳的案几前,开始审阅堆积如山的奏章。这些奏章或来自各地官员的汇报,或涉及国家大事的决策,宇文邕都要逐字逐句地研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不仅如此,宇文邕对大臣们的要求也异常严格。他常常派人前往大臣们的府邸,将那些还在被窝里酣睡的官员们硬生生地拽出来,然后召集他们开会。面对睡眼惺忪的大臣们,宇文邕毫不留情地大声斥责道:“太阳都晒屁股了,还睡?”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让每一个大臣都不禁为之悚然。
     在宇文邕的严厉督责下,北周的朝堂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员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懈怠懒散,而是纷纷效仿宇文邕,早起晚睡,勤勉工作。朝堂之上,讨论国事的声音此起彼伏,各种政策和措施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行。
     在经济方面,宇文邕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果敢。他深知佛教在北周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寺庙不仅拥有大量的田产,还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却无需向国家缴纳赋税,这无疑给北周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宇文邕毅然决然地决定推行一场规模浩大的灭佛运动。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和尚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集体走上街头,高呼:“陛下,这是对神灵的亵渎!”
     然而,宇文邕并没有被和尚们的抗议所吓倒。他毫不畏惧地面对这群愤怒的僧侣,甚至抄起佛经就撕,同时大声反驳道:“信佛能让百姓们吃饱饭吗?寺庙的田产必须全部充公!”
     宇文邕的这一举动,虽然引起了和尚们的强烈不满,但却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通过没收寺庙的田产,北周一下子获得了多达三百万亩的良田,这极大地充实了国库,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这场灭佛运动并没有就此平息。那些失去田产的和尚们心怀怨恨,他们迅速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名为“北周佛教维权群”的组织,天天在城外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宇文邕归还他们的田产。
     面对和尚们的持续抗议,宇文邕却始终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政策是正确的,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尽管外界压力巨大,但他依然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改革措施,毫不退缩。
     在军事领域,宇文邕展现出的卓越领导才能令人惊叹不已,堪称“人型战争机器”。在准备攻打北齐之前,为了激励士气,他毅然决然地亲自深入军营,当着全体将士的面,毫不顾忌地啃起了窝头,并高声喊道:“将士们吃什么,朕就吃什么!”这一举动让士兵们深受感动,他们看到皇帝如此与他们同甘共苦,不禁热泪盈眶,心中的斗志瞬间被点燃,纷纷振臂高呼:“为陛下死战!”
     然而,在攻打平阳城时,北齐的援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即将赶到,战场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局势可谓千钧一发。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将领们纷纷建议宇文邕撤军,以避免陷入绝境。然而,宇文邕却毫不退缩,他猛地将头盔往地上一砸,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然后用坚定而决绝的语气说道:“撤?朕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退这个字!”
     说罢,宇文邕亲自率领大军,身先士卒,义无反顾地冲向敌军。他的身影如同战神一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带领着北周军队与北齐军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宇文邕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他的每一次冲锋都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势不可挡。
     最终,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宇文邕以少胜多,创造了北周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场胜利不仅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理万机、忙于处理国家大事的同时,宇文邕始终没有忘记关心自己心爱的女子——李娥姿。尽管政务繁忙,但他总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陪伴她,与她一同漫步于宫廷花园之中,或是在烛光下共品香茗。
     在这些相处的时光里,宇文邕会毫无保留地与李娥姿分享自己的治国理念和远大梦想。他告诉她,自己心中怀揣着一个宏伟的目标,那就是要结束这漫长的战乱,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李娥姿静静地聆听着宇文邕的话语,被他的理想和抱负深深打动。她看到了宇文邕那颗心系天下苍生的炽热之心,也感受到了他为实现这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决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感情在这样的交流中逐渐升温。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支持,成为了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四、爱恨交织的34;皇家情感大戏34;
     宇文邕与皇后李娥姿的爱情,堪称古代版34;追妻火葬场34;。李娥姿作为南梁公主,本应在自己的国家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却因战乱被俘,被迫入宫成为宇文邕的皇后。初入宫时,她对宇文邕充满了怨恨,认为是他和他的国家毁了自己的生活。她天天以泪洗面,嘴里念叨着:34;我要回家!34;面对李娥姿的冷漠和抗拒,宇文邕并没有放弃。他厚着脸皮,时常给李娥姿送去各种珍贵的珠宝,轻声说道:34;你看这玉镯,和你眼睛一样美!34;然而,李娥姿却毫不领情,直接把镯子扔了,愤怒地喊道:34;我恨你!34;
     宇文邕没有因此而生气,他理解李娥姿的痛苦。他开始暗中调查南梁的情况,当得知南梁百姓在战乱中生活困苦,北周官员在南梁地区肆意妄为后,他下定决心要为李娥姿和南梁百姓做点什么。在他手刃宇文护,掌握实权后,立刻采取行动,严惩了那些欺压南梁百姓的官员,并为南梁百姓减免赋税。当李娥姿得知这一切后,她红着眼眶,看着宇文邕,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34;原来你和那些暴君不一样...34;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逐渐缓和,李娥姿开始慢慢接受宇文邕,两人相互扶持,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然而,宇文邕在家庭中也并非事事顺遂,他与太子宇文赟的矛盾日益加深。宇文赟生性贪图享乐,沉迷酒色,完全没有一点储君的样子。宇文邕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看到他如此不争气,气得拿鞭子抽他,大声斥责:34;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34;宇文赟表面上跪地认错,痛哭流涕,嘴里说着:34;儿臣知错了,以后一定改正。34;可背地里却对宇文邕充满了怨恨,甚至诅咒道:34;老东西,早点死吧!34;
     有一次,宇文邕亲征,离开皇宫。宇文赟以为父亲不在,便在宫里开起了狂欢派对,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丝毫没有一点忧虑国事的样子。当他听说父亲快回来时,才惊慌失措,连忙下令:34;快!把酒坛子藏起来!34;手忙脚乱地收拾着烂摊子,生怕被父亲发现。宇文邕回来后,看到儿子依然没有悔改之意,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壮志未酬的34;血色遗憾34;
     宣政元年,宇文邕怀着统一北方的壮志,亲征突厥。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行军途中,他突然病倒,病情迅速恶化。他躺在病榻上,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不舍,抓着亲信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道:34;告诉太子...一定要...完成统一...34;话没说完,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三十六岁。这个曾以隐忍和铁血改变历史走向的一代雄主,带着未竟的霸业与世长辞。
     当宇文邕去世的消息传出,北周百姓悲痛欲绝,哭成一片。他们深知,宇文邕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北周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国家日益强大。就连北齐的降臣也纷纷感叹:34;若宇文邕不死,天下早定矣!34;
     更讽刺的是宇文邕的身后事。他精心培养的太子宇文赟,在登基后立刻放飞自我,完全不顾父亲的遗愿和国家的安危。他沉迷酒色,暴虐无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短短两年就把北周基业折腾得千疮百孔。当杨坚从宇文赟的孤儿寡母手中夺走江山时,不知九泉之下的宇文邕,是否会后悔没早点换掉这个坑爹儿子。
     宇文邕的一生,像一颗耀眼却短暂的流星,划过五胡十六国的夜空。他用十二年的隐忍,换来了一朝的崛起;用铁血和智慧,将北周推向了鼎盛。然而,命运的无常却让他在即将登顶时骤然陨落。但他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激励着后人。当他的故事落幕,一个新的时代——隋唐大一统的曙光,正从地平线缓缓升起,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停下,新的传奇也将继续上演。
    喜欢。
  

第31章 宇文邕、从"装怂十二年"到"北周高光王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