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2/2页]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龙台家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军在张合的率领下,如疾风般迅速抵达了山下。张合站在山脚下,抬头望着山上飘扬的蜀军旌旗,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张合抚掌大笑,心中暗自思忖,“这马谡如此愚蠢,竟然选择在这缺水的山上扎寨,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他随即下令让士兵们用土袋将山下的溪流堵塞起来,断绝了蜀军的水源。接着,张合又让人在谷口燃起炊烟,烤起了香喷喷的羊肉。
     蜀军士兵们站在山上,远远地望着山下那滋滋冒油的羊肉,再看看自己干裂的嘴唇,心中的饥渴愈发难耐,军心也开始渐渐动摇。
     到了第三天,终于有士兵忍不住了,他偷偷地用自己的佩刀在地上挖了三尺深,然而,除了几捧黄泥之外,什么都没有挖到。
     更荒唐的是,马谡为了稳定军心,竟然下令将砚台里的残墨兑水,然后美其名曰“玄玉露”,让士兵们饮用。
     街亭失守当夜,马谡蜷缩在断墙下,怀里还死死抱着《孙子兵法》。看着溃逃的士兵们互相争抢马尿解渴,他终于崩溃大哭:34;书上明明说39;置之死地而后生39;,为什么......34;
     四、空城计的34;极限心理战34;与司马懿的34;职场顾虑34;
     街亭之战,蜀军大败,诸葛亮被迫撤军至西城。此时,西城城楼上,诸葛亮的手指在那把焦尾琴上微微颤抖着。他的目光越过城墙,落在远处扬起的漫天尘土上,那是魏军逼近的迹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突然轻笑出声。他转头对身旁的童子说道:“取我那套待客的云纹茶具来。”童子一脸惊恐,捧着茶具的手都在发抖:“先生,魏军就要到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似乎对童子的担忧不以为意。他缓缓地将蒙顶甘露倒入紫砂壶中,动作优雅而从容。然后,他对童子吩咐道:“把《凤求凰》的曲谱换成《十面埋伏》,但要奏得像《春江花月夜》。”
     童子虽然心中不解,但还是照做了。随着悠扬的琴声响起,袅袅茶烟在城楼上弥漫开来。诸葛亮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四溢。
     在这紧张的时刻,他却显得如此淡定自若。他的目光落在城门处,那里有几个老卒正慢吞吞地扫地,仿佛对即将到来的魏军毫无察觉。这一幕让诸葛亮想起了二十年前在隆中草庐抚琴的时光,那时的他也是如此的心境平和。
     当司马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如汹涌的波涛一般涌向城下时,城楼上原本悠扬的琴声却突然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一般,突兀地断了半拍。
     这半拍的停顿,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让人的心跳都不禁为之一滞。
     司马昭见状,心中一紧,他紧紧握住手中的佩剑,目光如炬地盯着城门,高声喊道:“父亲!城门大开,定是空城无疑啊!”
     然而,司马懿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儿子的呼喊一般,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城楼上的诸葛亮。
     在诸葛亮的身后,一个若隐若现的书童引起了司马懿的注意。那孩子的袖口处,沾着一些墨迹,而那墨迹的颜色,分明是未干的调兵文书!
     司马懿的瞳孔猛地一缩,他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玄机。
     “退兵!”司马懿突然勒转马头,他的袍袖如旋风一般扫过,将司马昭手中的令旗狠狠地击落。
     司马昭惊愕地看着父亲,不明白他为何在这关键时刻突然退兵。
     司马懿压低声音,对儿子耳语道:“你可知曹睿为何如此重用我?若今日我擒了诸葛亮,以我这‘鹰视狼顾之相,还能在朝堂上立足吗?”
     司马昭恍然大悟,他这才明白父亲的深意。
     魏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了一片空旷的战场。
     城楼上,诸葛亮望着魏军远去的背影,如释重负地瘫坐在琴凳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他望着天边的残阳,苦笑着对姜维说道:“若不是前日我故意让费祎在许昌酒楼醉酒,泄露‘西城有伏兵的消息,今日这出戏……恐怕就唱不下去了啊。”话音未落,手中茶盏34;当啷34;坠地,摔得粉碎。
     五、上方谷的34;天意弄人34;与诸葛亮的无奈
     上方谷内,气氛异常紧张。诸葛亮站在谷顶,手中紧握着硫磺火把,他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着。他的目光紧盯着下方谷中,司马懿父子正缓缓踏入这个死亡陷阱。
     就在这时,诸葛亮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刘备白帝城托孤时的场景。那时,刘备紧紧握住他的手,将蜀汉的未来托付给他。如今,面对如此关键的时刻,诸葛亮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
     然而,他深吸一口气,强忍住内心的情绪波动。他知道,此刻不能有丝毫犹豫,必须果断行动。他高高举起令旗,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点火!”
     随着令旗的挥落,谷中瞬间燃起熊熊烈焰。火舌如恶魔般肆虐,舔舐着魏军的铠甲,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魏军被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惊慌失措,惨叫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老贼!”诸葛亮激动得将手中的羽扇狠狠地甩在地上,“等灭了魏贼,我定要在谷口立块碑,刻上‘诸葛武侯焚奸处!”他转头对身旁的姜维笑道:“此战之后,让蒋琬在成都开个火锅店,就叫‘上方谷烈焰锅,让世人都知道我今日之功绩!”
     然而,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仿佛末日降临。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如瓢泼般砸向地面,与滚烫的岩石碰撞后,腾起阵阵白雾。
     司马懿见状,急忙跪在泥水中,任凭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烟灰。他突然仰头大笑起来:“孔明啊孔明!这是天意!天不亡我大魏啊!”
     诸葛亮站在山谷之中,仰望着天空中如瓢泼般倾泻而下的大雨,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脚步有些踉跄,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
     他艰难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扶住谷壁,试图稳住自己的身体。然而,那谷壁因为雨水的冲刷而变得湿滑无比,他的手指几乎无法抓住任何东西。
     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打在他的脸上,与他眼眶中滑落的泪水交织在一起,顺着脸颊流淌进他的口中。那股咸涩的味道让他感到一阵恶心,但他已经无暇顾及这些。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出征前谯周夜观星象时说的话:“岁星逆行,不利北伐。”当时,他对这句话并未太过在意,只觉得是无稽之谈。然而,现在看来,这似乎成了一个可怕的预言。
     “备油纸伞!快!”突然间,诸葛亮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用尽全身力气大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但很快就被那震耳欲聋的雨声所吞没。
     “把所有的火把都用油纸包起来……”他继续嘶喊着,声音已经变得沙哑而微弱,仿佛风中残烛一般。然而,他的命令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六、五丈原的34;星落秋风34;与最后的牵挂
     五丈原的秋夜,寒风卷着枯叶扑进军帐。诸葛亮躺在竹榻上,骨瘦如柴的手还紧紧攥着《出师表》的残稿。姜维跪在榻前,看着丞相咳出的血沫染红了素帕,心如刀绞。
     34;伯约,34;诸葛亮气若游丝,34;把我的兵法......翻译成白话文,要让蜀中孩童都看得懂。还有,告诉陛下......34;他突然剧烈咳嗽,34;别总吃甜食,蛀牙要疼......34;
     夜至三更,诸葛亮强撑着起身。帐外,七星灯阵在风中明灭不定,主灯的火苗突然剧烈摇曳。他望着北方天际,想起隆中对时34;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4;的誓言,想起先帝临终前34;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34;的嘱托,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
     34;亮再不能临阵讨贼矣......34;他颤抖着将羽扇放在胸口,34;先帝,亮尽力了......34;话音未落,主灯34;噗34;地熄灭,帐外狂风骤起,吹得军旗猎猎作响。姜维扑上去时,只摸到丞相渐渐冰凉的手,而北方天际,一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焰,坠入茫茫夜色。
     七、曹魏与东吴的不同反应
     洛阳皇宫内,曹睿得知诸葛亮死讯时正在看杂耍。他猛地掀翻案几,珍馐美馔洒落满地:34;快!摆酒!让乐府作《破蜀乐》!34;他举起夜光杯,对着满殿文武狂笑:34;蜀汉没了诸葛亮,就像烤肉没了孜然!传朕旨意,全国放假三日!34;
     江东建业,孙权听闻消息后沉默良久。他缓缓摘下皇冠,命人撤去宴席:34;取我的《孙子兵法》来。34;指尖抚过诸葛亮曾批注的书页,突然长叹:34;此人一去,天下再无知音。当年赤壁共抗曹操,他在七星坛借风时,我就知道......34;话音未落,手中竹简34;啪34;地折断。
     五丈原上,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军。当司马懿率军追至时,只见空荡荡的营寨里,灶火犹温,棋盘上的棋子还保持着未完的战局。他凝视着诸葛亮遗留的羽扇,良久吐出一句:34;天下奇才也!34;而千里之外的成都,刘禅抱着诸葛亮生前赠送的《诫子书》嚎啕大哭,麦芽糖粘在书页上,晕开一片模糊的字迹。
     诸葛亮的离世,不仅改变了蜀汉的命运,更在三国历史上掀起惊涛骇浪。他用一生诠释了3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4;的忠义,虽未能实现北伐大业,却将智慧与气节化作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而三国的故事,仍在继续,新的英雄与传奇,正踏着历史的尘埃,缓缓走来......
    喜欢。
  

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