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2章 这刀我不能一个人挨[2/2页]

娱乐:我们的甜蜜日常 老萝卜辣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的专业能力对我在影视圈当中毫无威胁,但他们却能让我在教育界名誉扫地。”
     “不至于吧,好歹都是报名时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人才。”
     “就他们还人才,一个个都是蠢材,要不是我豁出老脸去给他们介绍剧组,现在还真不一定有多少人还在圈里留着呢。我教了六年书了,你听说过谁说过是我的学生吗?”
     “我才进圈多长时间,认识的人加起来两只手也够数了。有您的学生我也不认识啊。”
     这话李闲说的多少有点夸张,毕竟这大半年来他还是对娱乐圈进行了一番恶补的。
     尤其是关于何军以及白磊老师相关的消息。
     不过何军老师的学生还真没多少名气,最出名的也不过是一个电视剧领域发展的女演员。只是目前还没演过一个女主角的戏。确实不好拿出来说,有点故意打脸的意思了。
     其实说起来不光是何军老师的学生,这五、六年来全国都没出过几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明星。
     不论是演员还是歌手,都是一样。
     这么一说,这几年来娱乐圈里唯一混出点模样的,竟然只剩下了李闲一人。
     除他之外,占据娱乐媒体版面的竟然只剩下些批量生产的偶像了。
     必须承认,在批量化规模生产方面,资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李闲认为,这正是资本的阳谋所在。通过垄断娱乐媒体资源,资本能够批量制造偶像,并进行大规模生产,没错就是生产。
     在这种模式下,偶像变成了消耗品。一旦粉丝的消费能力被耗尽,偶像的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结束。此时,只需切断他们的媒体曝光,这些偶像便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随后,媒体资源被转移到新的团体上,使得新的偶像在短短数月内就能达到事业的巅峰。他们继续为资本创造利润,整个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的闭环。
     这种激进的造星方式已经开始对传统演艺行业产生冲击,这也是近年来鲜有能让观众铭记的娱乐明星出现的原因。
     而李闲就是一个单纯的意外,他一没有专业背景,二没有资本力捧。凭借着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剧本,一步步的走到了大众的面前。
     这么一想,李闲还有点小激动的呢。
     把何军父女送回了家,李闲也开车回到了家中。
     进屋就直扑书房,刚刚告别的时候,小丫头又让李闲想起了被刀的那种感觉了。
     他一定要让所有人感受到那种源自心灵的洗礼。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报复……这种事不能叫报复社会。这叫给所有人一个心灵上的洗礼。
     没错,这应该叫升华读者的灵魂!
     于是李闲迫不及待的在文档的第一行上写下了几个字《带上她的眼睛》。
     他要让所有看过这个故事的人眼睛中刀!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全篇也没有超过一万字。
     李闲有信心在小茸姐下班回家之前把这个故事写完,然后让小茸姐看。
    喜欢。
  

第192章 这刀我不能一个人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