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纪录片《中国》,秦始皇观海[2/2页]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山月常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有罪,恳请陛下责罚。”
     嬴政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众人,心中波澜不惊。
     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每一个人,声音低沉却又充满威严地说道,
     “分封制弊端丛生,周王朝的覆灭便是前车之鉴。”
     “朕要建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帝国,要让大秦的威名,传至千秋万代。”
     “郡县制,便是朕实现这一宏图的根基。你们身为大秦的臣子,理应为朕分忧,为大秦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一味地守着那些陈旧的规矩,阻碍国家的发展。”
     群臣们纷纷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统一文字等措施。这应该是始皇帝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他从来没有管理过如此辽阔的疆域,以及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人群,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审批 60 斤重的文书,不审完不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制度从想象的天空落到真实的地面时,始皇帝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七国间的战乱虽已结束,但一种新的混乱才刚开始。】
     唐,贞观时期
     李世民目光专注地看着天幕上关于秦始皇的记载,嘴里默默呢喃着 “60 斤”,心中对这位千古一帝的勤勉有了更深的感触。
     丝毫没有注意到太子李承乾又开始悄悄给自己添堵。
     近段时间,李承乾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总是勤奋地向魏征请教各种问题。
     每次请教时,他都表现得极为认真,顺便时不时给自己的好阿耶上眼药水。
     魏征看着画面中勤奋的始皇帝,眼中满是欣赏。
     李承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当即又有了一个 “好主意”。
     他微微凑近魏征,说道:“魏师傅,您看秦始皇处理政务还是用着沉重的竹简,每天要批阅 60 斤重,这得多辛苦啊。这样相比下来,父皇每天好像挺轻松的。”
     魏征微微皱眉,看了一眼李承乾,语气略带严肃地说道,
     “太子殿下,切不可如此妄言。陛下每日为国事操劳,虽不用批阅沉重的竹简,但所肩负的责任丝毫不亚于始皇帝。”
     “如今四海初定,百废待兴,陛下要处理的事务繁多,从民生到朝政,哪一件不是殚精竭虑?”
     李承乾却不以为然,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说道,
     “师傅,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父皇每天好像也有不少闲暇时间。”
     “对了,昨天我还瞧见父皇又得了只鹦鹉呢......”
     【统一文字。李斯可能是最了解始皇帝心思的人,他深知无论号令天下还是统一思想,有一件事迫在眉睫,那就是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与车轨】
     【统一货币】
     ......
     在其余六国的君王看着天幕上那优秀的帝王被气得红温时,
     秦国的大殿上死一般的寂静。
     被匆匆召回的白起刚进入殿内,就见秦昭襄王嬴稷满脸怒容,额头上的青筋因愤怒而暴起,正愤怒地再次将竹简狠狠扔向殿中跪着的两人的背上。
     竹简撞击在两人身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太子嬴柱被砸后,微微颤抖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愤,
     再次悄悄瞪向身旁跪着的好大儿嬴子楚。
     他压低声音,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这逆子如此不靠谱,怎么就把秦国的麒麟儿落在了赵国。”
     嬴子楚也是叫苦不迭,脸上满是无奈与委屈,小声嘟囔着,
     “谁知道当初落在赵国的那个崽子以后会有那般出息。”
     就在这时,白起上前一步行礼,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
     看到白起的到来,嬴稷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些,原本紧皱的眉头也略微舒展。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武安君,你来了。” 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期盼。
     白起微微低头,恭敬地回应道:“臣白起,听候大王吩咐。”
     嬴稷站起身来,郑重地说道,
     “武安君,政儿那孩子,还滞留在赵国。他是我秦国的希望,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你立刻前往赵国,务必要将政儿安全带回!你便是我秦国的大功臣!”
     白起目光坚定地看着嬴稷,“大王放心,白起定不辱使命。”
    喜欢。
  

第52章 纪录片《中国》,秦始皇观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