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扶苏闻言,也不那么抗拒了。
     毕竟,游骑兵队伍一共才三百人。
     关于三百人的功劳奖罚,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扶苏询问:“先生想要如何更改军功制?”
     赵惊鸿道:“从实际出发,如今天下安定,再分配土地怕是不现实。可是,我们可以奖赏将士和普通百姓需要的东西。”
     “比如,斩杀一定敌军,可以获得赏赐。”
     “在战场上斩杀一名敌军首级,可奖布三匹,钱百;最高则可奖赏布十匹,钱千两。”
     “依次分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等;若先登者,皆为首功,赐婢百口,丝绸十匹,钱万!且,封官升三级!”
     张良和扶苏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
     他们立即就明白了赵惊鸿的用意。
     此举,势必会全面削弱军功制的奖赏。
     要知道,之前杀敌足够,获取的可直接就是爵位,获得的就是土地和房屋。
     这些东西是无法用价值来估量的。
     而赵惊鸿所提出的这种军功制,其实就是奖赏一些钱财。
     差距是巨大的。
     但不得不说,赵惊鸿提出的军功制,确实最适合如今实际的。
     六国被一统,如今再想要杀敌封爵,获得土地,不太现实。
     而大秦军功制制定的前提是‘入侵,入侵和征战,获取别人的土地,再分封出去,有种大家有钱一起赚的感觉。
     但是现在不行了,国家安定,哪还有土地分给你。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奖赏勇者,战场之上,勇者为先,以及合作。”
     “奖赏勇敢当先者,奖赏齐力破贼者,奖赏斩敌旗者,奖赏先登者,奖赏破阵者……激励大家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法,乃勋官十二转,凡是有军功者,授以勋官,根据战场条件来设定。”
     “其中,以少击多者,为‘上阵,旗鼓相当者,为‘中阵,以多击少者,为‘下阵,此为战前条件。”
     “而战后条件为,斩杀或者俘虏敌军四成以上者,为‘上获,斩杀或者俘虏敌军两成以上者,为‘中获,斩杀或俘虏一成上下者,为‘下获。”
     “以此为根据,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此类推。”
     “以此分为十二转功勋,一转为武骑尉……十二转则为上柱国。”
     赵惊鸿说完以后,张良忍不住赞叹一声精妙。
     此制度和大秦军功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大不相同。
     虽然没有了土地的分配,但是却可以激励士兵奋勇杀敌,而且还给士兵们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
     如此一来,士兵们必然会更加奋勇杀敌。
     不像如今,士兵镇守各地,看不到希望,很难有军功再获取。
     但如此的话,只需要时常跟匈奴胡人打一打,每年都会有人因为军功晋升,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让士兵们看到希望,从而激励士兵。
     扶苏思索片刻后,缓缓道:“若如此,倒可以实行,虽然与大秦军功制相差太多,但更贴合实际。如今天下安定,已无战功可取,如此制定军功十二转制度,倒是可以激励士兵,让他们看到晋升的希望。”
     “就算做不到勋官,斩杀敌人所获得的奖赏,也足以让家中妻儿老母过得更好。”
     赵惊鸿笑了笑,虽然抄袭了唐朝的功勋制度

第210章 勋官十二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