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少丰与村主任如火如荼地筹备钓鱼友谊赛时,村主任突然接到了来自镇里的通知,这通知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村主任的心上。通知中指出,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和规范地名称谓的相关规定,必须重新定名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名称。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犹如泰山压卵,需要立刻开展,确定后上报镇里。党氏家族百余户人的驻地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主要集中在党家寨,其范围绵延三个社。但是,过去这个地方却被错误地称为肖家坪,这简直就是张冠李戴,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据说,早在五百多年前,党氏族人的祖先党友连来到这里,从姓肖的人手中买下这片土地后,便一直沿用这个名称。
更令人如堕五里雾中的是,在肖家坪之上的几个社,美其名曰马家岩,实则是一个姓氏的大杂烩,聚居着罗、张、李、马、黄等五大姓氏的人群,人数多达三四百人。这些姓氏族人之间相互通婚联姻,宛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令人目不暇接。
面对如此情形,上级要求规范化的村落名称必须获得全村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村主任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召开村民大会共商良策。
在村民大会上,众人各抒己见,对于新的村落名称选择众说纷纭。有人提议继续使用肖家坪这个老地名作为村庄的名号,毕竟这个名字源远流长,众人皆知。但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盘踞在肖家坪的绝大多数党姓之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理直气壮地宣称,此地与肖姓人家毫无瓜葛,理应将村名更改为党家坪,如此方能凸显党氏家族后人在此地的绝对主导地位。
出人意料的是,当党家坪被提议作为村名时,马家岩的罗、张、李、马、黄这几大姓氏犹如被惊扰的蜂群一般,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坚如磐石地认为,尽管党氏家族的人口如繁星般众多,但马家岩的其他姓氏同样也是这个村庄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星辰,绝不能被忽视或边缘化。
这些姓氏的代表们纷纷表示,他们一直以来都习惯将此地称为肖家坪,犹如孩子对母亲的昵称一般亲切,而党姓的年轻人们却对此置若罔闻,这让他们感到如坠云雾困惑和满腹牢骚不满。在他们眼中,一个村庄的名字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对村庄历史、文化和各个家族共同记忆的一种神圣承载。如果仅仅因为党氏家族人口众多就将村名改为党家坪,那么其他姓氏人群的权益岂不是如同风中残烛岌岌可危了吗?
在如此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的紧张局面中,少丰犹如雕塑般陷入了沉思。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琢磨,他与朋友们犹如地下工作者私下向村主任进言,决定通过村主任在大会上抛出一个石破天惊、具有深远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将村庄的名字由过去沿用四村的名字改为“纪红村”。
少丰之所以会萌生出这样的念头,并通过村主任在大会上公之于众,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首先,“纪红”这个名字恰似一碗水端平,不偏向于任何一个姓氏,又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村庄的整体特色和精神风貌;其次,“纪红”二字犹如红色的火炬,寓意着纪念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与村庄的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底蕴相得益彰;最后,这个崭新的村名宛如一阵春风,能够为村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蓬勃活力,有力地推动村庄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尤其是从地理位置上审视,县城到王坪烈士陵园的盘山公路和高速路,恰似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从头到尾穿越肖家坪全境。而这段路已被正式命名为“纪红路”,宛如一条闪耀着红色光芒的纽带,将往昔与今朝紧密地联结起来。路上那些跨越河流、穿过山谷的桥梁,也都毫无例外地被赐予了“纪红桥”的美誉,恰似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条红色的道路之上。如此这般,倘若村庄能够更名为“纪红村”,必将与这条道路以及周边的地名共同构成一个天衣无缝的有机整体,更加淋漓尽致地彰显出这里与红军之间那千丝万缕的紧密关联。
村庄的历史背景宛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为改名提供了坚如磐石的支撑。在往昔的悠悠岁月中,村里众多仁人志士如繁星般踊跃投身于红军的伟大事业,其中有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党善元、党洪元等三十多位烈士,他们的精神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还有参加红军及运输队后流落乡里的党明光、党明金等二十多位乡邻,他们的事迹如动人乐章般奏响。这些人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不仅奉献了自己如诗如画的青春年华,甚至不惜舍弃那比金子还宝贵的生命。故而,将村庄改名为“纪红村”,不仅是对这些革命先辈们的一种高山仰止的崇高敬意和刻骨铭心的深切缅怀,更是对红军精神的一种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让红军精神如燎原之火,永远燃烧在人们的心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根据少丰的提议,村里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文件,它承载着村庄的希望与梦想,是引领村庄走向繁荣昌盛的蓝图。
经过深思熟虑和广泛征求意见,村里决定将重点放在打造一个以修复红军粮站、修建红军人物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墙上。这个文化墙不仅仅是一堵普通的墙壁,而是一座生动的历史博物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村里计划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预计需要两到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段时间里,村民们必须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力求将这堵文化墙打造成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这堵红色文化墙将以红军的历史和精神为主题,通过绘画、雕塑、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现出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游客们来到这里,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一把金钥匙,它将为村庄打开一扇通往文化宝库的大门。通过展示红军的历史和精神,村庄的知名度将得到极大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不仅会为村庄带来经济上的收益,更会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由于这个村庄拥有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就像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一样,蕴含着无尽的财富和潜力。因此,村里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这些得天
第199章 改名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