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春天公司的法人就是他儿子呢!”他们这样做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合法性,毕竟都市报是日报集团旗下的,而日报集团实行的是严格的财务管制,一切都要遵循制度,不会因为个人因素而有所变通。广告公司作为大客户,可以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获得优惠,这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相比之下,记者们只是个体,只能以零售的方式与广告公司合作,自然无法享受到同样的优惠待遇。
少丰还是第一次了解到报社内部的这些情况,他不禁感叹原来如此。节燕萍如此直白地向他解释,让他对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仔细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个一千万的广告额度来计算,他只要努力奋斗一年,就真的能够实现买房买车的目标了。
想到这里,少丰毫不犹豫地与节燕萍达成了共识。他决定将所有的软文和平面广告都从节士广告公司预订和结算,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能与节燕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有了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机制,少丰确实受益匪浅。他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繁琐的事务,而是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采写有深度的专题上。在日常工作中,少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中小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瓶颈期。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它们的需求,许多企业都在苦苦寻求解决之道。
少丰深入研究了联想崛起的历程,从中发现了许多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他意识到,通过举办一场企业策划大会,可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本地企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于是,少丰策划了一场企业策划大会,制定了初步的策划案。当他将这份策划案提交给报社老总时,却遭到了冷遇。老总认为这个方案既没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也难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将其搁置一旁。
尽管遭遇挫折,但少丰并没有气馁。他抓住老总出差的机会,毅然向主持工作的副总再次呈上了企业策划大会方案。这一次,他以更加诚恳和热情的态度,详细阐述了方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副总被少丰的真诚所打动,经过仔细阅读和思考后,他决定破例批示试试。这个决定无疑给了少丰极大的鼓舞,也为企业策划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少丰先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预告,内容是关于即将举行的企业策划大会。虽然这条预告的字数还不到三百字,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见报的那一刻,竟然有三百多个咨询电话打了进来。紧接着,他又推出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联想为什么的作者,另一篇则是关于联想成功之道。这两篇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电话咨询不断,还有许多企业纷纷到报社寻求合作。
面对如此热烈的反响,副总当机立断,决定将企业策划大会的地点定在报社的五百人会议室,并对外售票三百张。同时,为了确保会议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将组织报社的两百名员工参加,把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以便进行录音和录像。
少丰从电脑中下载了一张简单的示意图,然后在上面配上了企业策划报告大会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等。他将这张图复印了三百张,制作成门票。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门票竟然在一天之内就全部售罄,而且还有许多企业不断打来电话咨询和要求留票。有鉴于此,少丰在请示完副总之后,当机立断,决定将报告大会的场地更换到军区大礼堂。这一决定不仅能够容纳更多的听众,还能为大会增添一份庄重和正式感。
紧接着,少丰迅速安排人员加印了一千张门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门票在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就在这时,一位刚到一家房产企业工作的女大专生来到了报社。她是受老板之托前来购买门票的,但当她得知门票已经售罄时,不禁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位女大专生边哭边向周围的人诉说着自己的苦衷。原来,她刚刚进入这家公司,老板正通过各种方式考察她的办事能力。而购买门票这件事,如果她办不好,无法向老板交差,很可能会被炒鱿鱼,从而失去这份工作。
听到她那如泣如诉的哭声,在场的人们都不禁心生怜悯。尤其是那位心慈面善的专刊部主任,他立刻安慰道:“小妹妹,别哭了。我把我这张票让给你吧,你拿回去给老板,他一定会对你的办事能力表示满意的。”小女孩感激涕零,接过门票后,脸上的泪水瞬间被笑容所取代。她不停地说着谢谢,仿佛这张门票就是她保住工作的救命稻草。
出差在外的老总一直密切关注着公司的各项业务进展情况。当他得知这个活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提前结束行程,赶回报社。时间紧迫,老总赶在临近报告大会的头天晚上匆匆赶回。一到公司,他立即召集了紧急会议,要求相关人员详细汇报活动的具体情况。
在会上,副总和专刊部主任详细介绍了活动的策划、执行过程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老总认真倾听着每一个细节,不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听完汇报后,老总凭借着他一贯擅长的总结提炼能力,迅速抓住了活动的核心价值。他决定将这个活动进一步深化,打造成为一个具有长期影响力的“借脑工程”,并进行一系列的追踪报道。
第二天,都市报的头版头条赫然刊登了关于“借脑工程”的特别报道,这一醒目的标题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人们纷纷抢购这份报纸,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创新活动的信息。与此同时,在报告会的现场,一千五百个座位的军区礼堂座无虚席。门口还有一些没有买到票的人,他们焦急地询问是否还有余票出售。甚至有少数人不惜加价,试图从别人手中买到一张入场券。
当那位被称为全国着名策划家、《联想为什么》的作者登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充满了智慧和创意,让在场的听众们深受启发。此后,报社应周边省市区和部分地级城市之邀,组织了更多的专家教授去作巡回报告,一场以借他人智慧为主的借脑工程,在全国十八个省市区陆续开展起来,持续了半年之久。
喜欢。
第185章 企业借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