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章 毕业选择[2/2页]

爱恨无情 金沙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会议同意接纳少丰来研究所工作!
     这个好消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小小的遗憾。少丰的原学历是大专,宛如一颗略显黯淡的星辰,尽管他如今已研究生毕业,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升起,但按照人事规定,他在研究所工作时,却只能被当作本科毕业的待遇来对待。这无疑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仿佛将他的光芒掩盖在了阴影之中。这意味着他的工资收入会比原来略低一些,就像被削减了翅膀的鸟儿,难以高飞;而且在职称评定和住房分配等方面,也将与同期入职的大学生相同,仿佛被束缚在一个狭窄的笼子里,无法自由伸展。少丰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毅然决然地谢绝了社科研究所抛出的橄榄枝。
     他集中精力,犹如雕琢一件稀世珍宝精心打磨出毕业论文。面对如汹涌波涛般的大规模社会矛盾,他撰写的《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方法初探》,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明确提出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人民币解决的办法,这一观点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击问题的核心,深得好评。全票通过毕业论文后,刘校长又将他如同一颗珍贵的明珠般推荐到办公厅,去找张秘书长。
     此刻的张秘书长,犹如那高坐云端的神只,大权在握,意气风发。当他接到刘校长打来的电话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对电话那头提及的少丰,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挂断电话后,张秘书长迫不及待地仔细查看了少丰的简历。这份简历简洁明了,犹如那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却又透露出少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张秘书长越看越满意,心中对少丰的能力越发认可,仿佛那即将破土而出的春笋,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少丰的电话,犹如那射出的利箭,直中靶心。少丰接到电话后,心中犹如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既兴奋又紧张。他深知这次面谈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犹如那攀登高峰的冒险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在面谈中,张秘书长与少丰犹如老友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像一位严谨的面试官,详细询问了少丰的工作经历、专业技能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少丰则如一位胸有成竹的学者,不卑不亢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自信展露无遗。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了解,张秘书长对少丰的表现甚是满意。他当机立断,当场表态,同意接收少丰到办公厅工作。少丰闻之,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掀起了一阵狂喜的巨浪,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啊!但张秘书长并未让少丰的喜悦如脱缰野马般肆意驰骋。他紧接着语重心长地说道:“不过,鉴于办公厅的实际情况,我也得跟你实话实说。我们这里目前犹如贫瘠的沙漠,一不为你提供住房,二不帮你调动妻子的工作,三不解决你孩子上学的问题。”
     少丰听闻这“三不”,如五雷轰顶。这三座大山犹如泰山压卵般压在他身上,令他如受千斤重担,几欲窒息。他与妻儿已分别将近两年,心中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能够在省城团聚,让孩子在省城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
     如今,工作的机会近在咫尺,可这三个难题却恰似天堑般,横亘在前,令少丰进退维谷,陷入了两难之境。如此一来,岂不是会让他们希望落空,大失所望?少丰心中犹如被一团愁云惨雾笼罩,烦闷至极。恰在此时,学校的蔡主任得知了此事。他苦口婆心地对少丰说道:“你呀,莫不是还惦记着去机关单位上班?我在这种单位可是摸爬滚打了好几十年啦,处长和教授的职位也都稳坐了二十来年了。你瞧瞧我如今的模样,孩子找工作那叫一个难如登天,我出门不是挤公交就是靠两条腿丈量大地!住的房子更是小得犹如鸟笼。单位能给我的也就这么一丢丢了。你难道还想几十年后退休了,也和我一样苦哈哈的吗?倒不如趁着年轻,如那八九点钟的太阳,能挣钱的时候多挣点钱,自己想怎么潇洒就怎么潇洒!何必再一头扎进这些单位里,把自己逼得像那拉满的弓弦呢?上有老下有小的,哪个不需要钱来滋润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蔡主任的一番话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深深地触动了少丰的心灵。他不禁陷入了沉思,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门槛,难道真的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跨越的吗?即便竭尽全力,成功跨越了这些障碍,他又能否在办公厅这样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站稳脚跟呢?
     在那里,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犹如百舸争流,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呢?与领导和同事之间,他又是否能够如鱼得水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更重要的是,他是否还能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升,顺利地升职加薪呢?
     按照蔡老师的分析,如果在四十五岁时还未能晋升到副厅级,那么他这一生恐怕就只能是一个普通的科员,无职无权,无人问津。他将不得不看人脸色行事,听从官员的呵斥,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处分、被下派或者调离,到那时,想要再回到省城恐怕都会变得异常困难。
     单位无法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就只能依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了。少丰深知这一点,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他愿意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把妻子的工作安排妥当,让孩子能够顺利上学,并且把家安置好。
     想到这些,少丰不禁回忆起十五年前的往事。那时的他还年轻无知,轻易地错过了调入省城的机会。当时,他在省城结识了许多局长、处长和厅长,其中最欣赏他的是那位女老红军胡阿姨。胡阿姨非常喜欢少丰,甚至主动提出要调他进省城工作。还说要给他找有住房的单位接收。少丰却委婉地拒绝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少丰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接受胡阿姨的好意。毕竟,那时只需要实权人物刘厅长或刘局长签字,他就能够顺利调入省城。可是现在,想要实现同样的目标,却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这让少丰感到十分无奈和懊悔。
    喜欢。
  

第184章 毕业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