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警备司令[1/2页]

爱恨无情 金沙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少丰和光标师兄,紧紧跟随郑将军的手指,缓缓移动到地球仪的东北亚地区。当郑将军的手指停留在一个特定的位置时,他们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在那个地方——铁原。
     铁原这两个字,赫然醒目地展现在眼前,仿佛在诉说着它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这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城市,连接着汉城与平壤,是交通枢纽之地,因此被称为“铁三角”。
     郑将军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当时的战局非常危急,如果铁原失守,志愿军的后方基地和补给线将被切断,主力部队可能会陷入美韩军的包围之中。”
     少丰和光标师兄对视一眼,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震惊和担忧。他们深知这个战局的严重性,因为一旦志愿军的补给线被切断,那么整个战局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郑将军继续说道:“这个战局的危急源于1951年5月下旬,当时志愿军由于战线过长、补给困难等原因,被迫北撤。而美军指挥官李奇微则趁机发动了‘磁性战术,以摩托化部队快速追击我们。”
     “范弗里特指挥着美军的四个师,大约有五万人,他们如饿虎扑食一般直扑铁原,企图一举围歼志愿军的主力部队。”郑将军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当时局势的担忧和对敌人的警惕。接着他就如数家珍一般,向少丰和光标师兄侃侃而谈铁原阻击战一一
     当时的兵力对比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志愿军第 63 军本是一支拥有三万六千多名英勇无畏战士的钢铁之师,然而经过入朝半年的浴血奋战,他们承受了巨大的伤亡和减员,人数锐减至二万四千多人。而他们所面对的敌人——美军,其兵力不仅是志愿军的一倍有余,更拥有 1300 余门威力无匹的火炮,还有 180 辆坚如磐石的坦克以及来自空中的强大支援。相比之下,志愿军的火炮数量少得可怜,仅有区区 240 门,完全没有坦克和飞机这样的重型武器装备,就如同以卵击石。
     在如此天差地别的力量悬殊下,志愿军第 63 军临危受命,如钢铁长城般肩负起死守铁原十五天的艰巨任务。这不仅是对他们钢铁般战斗意志的残酷考验,更是对他们生死存亡的惊心动魄的巨大挑战。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傅军长毫无畏惧,毅然决然地领命,并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组织召开会议,详细而周密地布置各项任务。
     当时的 63 军完全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凭借劣势兵力和劣势装备,如铜墙铁壁般阻击着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为志愿军主力后撤重组防线争取着如黄金般宝贵的时间。我在十九兵团部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也为前线的 63 军忧心忡忡。傅军长却镇定自若地发挥着三个师各自的独门绝技,犹如武林高手过招般打出了一场堪称“绝招”的阻击战:
     一是梯次纵深防御,巧妙布置“钉子阵地”。傅军长犹如一位指挥若定的军事家,将 63 军的 187、188、189 师三个师沿着涟川至铁原公路如长龙般纵深布置多道防线,以丘陵、山地为坚实的依托,形成层层递进的防御体系,进行如钢铁长城般的分层阻击。各师、团如车轮般轮番上阵,交替后撤,宛如灵动的舞者,避免部队被一次性击垮。他们采用钉子战术,在关键高地的种子山、233.2 高地,部署如钢铁战士般的精锐分队死守,像“钉子”一样死死卡住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推进路线,迫使敌军如无头苍蝇般反复争夺,从而拖延进攻时间。
     二是“兵力前轻如羽,后重如山,火力前重似火,后轻如烟”。进行前沿消耗:前沿阵地宛如钢铁长城,仅部署少量兵力,却集中火炮、迫击炮和机枪火力,如狂风暴雨般密集,以排山倒海之势杀伤敌军冲锋部队,将己方人员损失降至最低。搞好弹性防御:一旦前沿阵地被突破,便如蛟龙出海,迅速以预备队反击夺回,或如狡兔三窟般退至二线阵地继续阻击,避免与敌军硬拼消耗。这种战术犹如一把利剑,直插美军心脏,极大地削弱了其火力优势。
     三是夜间反击与机动防御。发挥夜战优势:志愿军犹如黑夜中的幽灵,利用夜间美军空中支援减弱的机会,组织小股部队如鬼魅般频繁夜袭,夺回白天丢失的阵地,打乱敌军进攻节奏。组织灵活撤退:傅军长一声令下,部队如飞鸟般在夜色掩护下分批撤离,如游鱼般灵活,避免被美军包围。189 师 566 团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一夜之间如疾风吹过,撤出 20 公里,及时跳出了美军的合围圈。
     四是惊心动魄的心理战与坚如磐石的意志较量。“誓与阵地共存亡”,这是政工高手傅军长亲临前线动员时的铮铮誓言,如同一把利剑,直插敌军心脏,强调着铁原失守将危及整个志愿军防线的严峻形势。官兵们怀着“人在阵地在”的必死决心,如钢铁般坚守,许多连队战至最后几人,依然寸土不让。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迷惑着敌军。通过无线电静默,如鬼魅般隐藏踪迹;佯动撤退,似狡兔般迷惑敌人,让美军误判志愿军的防御强度,如无头苍蝇般陷入迷茫,延缓其进攻决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是坚不可摧的后勤与众志成城的群众支援。在后勤线被美军轰炸切断的艰难时刻,组织部队如饿虎扑食就地搜集弹药、粮食,甚至捡来敌军遗弃的武器,如猛虎下山一样投入战斗,进行就地补给。同时提前将伤员转移至后方,保留战斗骨干,避免非战斗减员如瘟疫影响士气。
     傅军长统率着 63 军,在缺粮少弹、减员过半的艰难绝境中,如钢铁长城一样死守到第十三天,成功掩护志愿军主力完成防线重组,犹如一把利剑,无情地粉碎了美军“快速北进”的战略企图。志愿军司令部果断下令撤出战斗,这场战役被司令员誉为“志愿军战争史上的奇迹”。
     难以想象,一位政工干部出身的傅军长,在强敌如潮水的攻击下,所进行的阻击战宛如一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以空间为音符,以时间为旋律,用灵活战术奏响了一曲抵消火力劣势的激昂乐章,用官兵顽强意志谱写了一首弥补装备差距的壮丽史诗。这不仅成为现代战争中劣势兵力实施机动防御的经典战例,更为各师师长提供了充分发挥优势的舞台,他们犹如武林高手,纷纷亮出铩手锏,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经典战术。
     189 师的“拔碎牙”战术,犹如一

第168章 警备司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