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跳出农门[2/2页]

爱恨无情 金沙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每个夜晚,少丰的窗户都会亮起一盏微弱的煤油灯。那盏灯的灯罩早已被熏得乌黑,仿佛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燃烧。为了节省珍贵的煤油,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将灯芯挑得半明半暗,让那微弱的光芒在黑暗中艰难地挣扎。这盏煤油灯,是少丰用自己辛苦挣来的工分,从供销社换来的。它不仅是照亮黑夜的工具,更像是少丰心中的希望之火,燃烧着他对知识的渴望。
     田亩账本,这本原本记录着农田信息的本子,如今却成了少丰的草稿纸。在账本的边角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公式和计算。有时候,他会沉浸在这些数字和符号的世界里,不知不觉地,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时,少丰才会从专注中回过神来。他匆匆灌下一口凉水,啃上一口冷馍,然后扛起锄头,迈着疲惫的步伐走向田间。
     知青们常常嘲笑少丰像个疯子一样,整天埋头于书本和计算中。老支书却默默地关注着这个年轻人。他看到了少丰眼中的光芒,那是对知识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老支书悄悄地让人多给少丰分了半袋磷肥,希望这一点点的支持,能够让少丰心中的光永不熄灭。
     在少丰的学习道路上,最难的无疑是英语。他在高中时只学过短短两个月的英语单词,面对招生简章上的“英语可选”这几个字,他感到无从下手。幸运的是,李老师翻出了一本油印的《英语900句》,并耐心地用俄语标注出每个单词的读音。李老师告诉少丰:“记住,英语的字母看起来像拼音,但它们的发音是不同的。”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为少丰照亮了学习英语的道路。
     他紧紧地跟着老人,嘴唇微张,结结巴巴地念着:“Gggood mmmorning……”每一个音节都像是被他的舌头绊住了一般,怎么也发不清楚。他越念越着急,最后气得直捶自己的脑袋,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些拗口的英语单词变得顺口一些。可是,就在考试前一天,少丰突然发起了高烧。他躺在炕上,昏昏沉沉的,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在半梦半醒之间,他梦见自己正在水田里插秧,那些秧苗却突然变成了数学公式,水底下还伸出无数双黑手,想要将他拽入水底。他惊恐万分,拼命挣扎,终于从噩梦中惊醒过来,浑身早已被冷汗湿透。
     当他睁开眼睛时,看到李老师正坐在炕边,手里拿着一条蘸了凉水的毛巾,轻轻地擦拭着他的手。床头柜上的煤油灯结着灯花,微弱的火光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仿佛也在为他的病情担忧。“当年我要是有你这股劲……”李老师轻声说道,但话还没说完,就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铁皮盒。打开盒子,里面是老人攒了半年的粮票。“去公社卫生院换点退烧药,别硬扛着。”李老师把粮票递给少丰,眼中透露出一丝关切和心疼。”1977年12月10日,天还没亮,少丰就背着装了铅笔、橡皮的帆布包出发了。
     霜花如银装素裹般铺满路面,他踩着冻硬如铁的田埂,呵出的白气在眼前如云雾般缭绕。考场设立在区中学,530 多名考生如沙丁鱼般挤满了操场,有头发花白的老三届,有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大家都穿着洗得发白的衣裳,眼里却闪着如星辰般同样的光。少丰摸着口袋里的准考证,纸角被体温焐得温热,上面的“党少丰”三个字,仿佛是用刀刻进了骨头里。
     语文考试时,作文题是《难忘的一天》。他握着笔,眼前如电影般浮现出无数个“难忘的一天”:第一次插秧时如笨拙的企鹅般摔进泥坑,外公临终前的叮嘱如黄钟大吕般在耳边回响,接到高考通知的那个傍晚如梦幻般美好,还有无数个在如豆般的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笔尖在纸上落下,写的却是去年的秋天,他在筑路队亲眼所见红江大桥贯通,桥面的拱石像火柴盒,江水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讲话的筑路队长说:“桥是人造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
     数学考试遇到了难题,一道立体几何题让他卡了壳。他盯着图上的辅助线,突然想起李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的模型,那些凹凸的纹路竟与图纸重叠。汗水浸透了衬衫,他深吸口气,在草稿纸上重新画图,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翻晒红苕的午后,阳光晒得人发晕,却清楚记得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天的考试结束后,等待结果的日子犹如被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少丰不敢抱有太大的期望,却又情不自禁地时时关注着来自公社方向的邮递员。命运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他意外地听到喇叭响起,那声音仿佛是一道破晓的曙光,穿透了无尽的黑暗,传来了令人振奋的通知:少丰考试合格,需立即前往县医院接受体检,紧接着公社便会派人撰写政审材料。在历经漫长的两个月后,他终于如释重负地收到了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通知书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党家坪像一锅煮沸的水,沸腾了起来,乡亲们如潮水般三三两两涌向党家院子,给少丰一家道喜。老支书颤巍巍地倒了半杯红薯酒,仿佛那是一杯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琼浆玉液:“好苗子,该去更大的天地翱翔。”少丰手捧着通知书,思绪如潮水般汹涌,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青峪场筑路队,队长李克俊说上面有政策时那欣喜若狂的表情,想起自己趴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把《数学手册》翻得脱页的那些夜晚。原来,命运的门,真的会为那些拼命敲门的人,如芝麻开门般缓缓开启。
     1978 年 3 月,少丰像一棵挺拔的白杨,笔直地站在师范学校简陋的香樟树下,手里捧着新发的课本,如捧着稀世珍宝。春风如温柔的母亲的手,轻轻拂过书页,带来远处那如天籁般的读书声,阳光如金色的箭,穿过树叶的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恍惚间,他又看见那个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少年,正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步步从泥地里走来,走向属于他的,如诗如画的崭新春天。
    喜欢。
  

第150章 跳出农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