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第二年,当少丰毕业回到家乡时,一个以公社为单位组建的筑路民工连正在招人。由于少丰的厨艺已经广为人知,公社书记点名党家坪村把少丰派到这个民工连,同时指派他到连里担任炊事员兼文书。
这个民工连的任务可不简单,他们要远赴百里之外的红江流域,去修建那条赤红公路。这条公路不仅是通往红江上游重要景区钟乳洞的必经之路,更是途经共和国两位少将家乡的重要通道。
少丰背上自己的被盖,带上几件换洗衣物,紧跟着队伍,经过数天的辗转跋涉,终于抵达了青峪口这个筑路工地。站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少丰不禁想起了十六年前的往事。那时,他的父亲为了维持生计,也曾先行一步踏入筑路的队列,并且因为这份工作而吃上了公家饭,每个月都能领到三十三元钱的工资。如今轮到自己也走上了这条道,是否能像父亲那样,沿着他走过的老路顺利前行呢?
无论如何,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不打折扣地完成任务,这才是正确的道路。少丰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异地他乡,毅然决然地重拾旧业。对于少丰来说,其他方面都不成问题,唯一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青峪口,每天都需要去买菜。民工连每个人的伙食标准只有一毛钱,既要让大家吃饱,又要让大家吃得好,这无疑是对少丰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少丰不仅要负责采购食材,还要兼任会计和厨师的工作。从买菜、买米、买油盐,到煮饭、做菜、洗碗筷,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一个人包办。而且,这里没有实习期,也没有彩排日,他一上任就要面对全连八十多号人的吃饭问题,这可是一场真正的硬仗。
天还未亮,少丰便早早地起了床,厨房里传来一阵忙碌的声响。他一边煮着稀饭,一边将馒头放入蒸笼里,让它们慢慢蒸熟。七点的闹钟准时响起,队友们纷纷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便迅速坐到餐桌前,开始享用早餐。时间紧迫,大家都吃得很快。八点还没到,队友们就已经收拾好工具,准备前往工地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一走,少丰立刻背上背兜,匆匆赶往青峪场或者农家院子去买菜。
青峪场的蔬菜种类繁多,少丰在摊位间穿梭,仔细挑选着。当他看到牛皮菜时,发现价格竟然要五分一斤,这让他有些吃惊。于是,他开始与卖菜的农民大爷、大娘、大嫂们讨价还价:“两分全买了。”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少丰终于以自己满意的价格买下了所有的牛皮菜。买好菜后,少丰背着沉甸甸的背兜快步往回走。一到驻地,他顾不上休息,赶紧将牛皮菜洗净,同时开始煮饭。他知道,时间非常紧张,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停顿和耽搁。
十一点半,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少丰必须在这个时间之前把饭煮好,把菜也准备妥当。因为队友们会按时回来,他们经过一上午的辛苦劳作,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急需补充食物。果然,队友们准时归来,一个个饿得几乎没有力气。少丰迅速将饭菜端上桌,大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午饭,大家稍作休息,一点钟又要继续出工了。少丰则需要在两点前将厨房收拾干净,这样他才能有近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又到了煮晚饭的时间。少丰再次忙碌起来,为队友们准备晚餐。六点,队友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回到驻地。只有在晚饭后,大家才能真正放松下来,休息一下。而这时,少丰也终于才有了与队友们交流、交谈的机会。也在这时,他须把一天三顿的开支账目公布出来,接受大家的检查。连里还需要抄抄写写的东西,也得在这个时候抄写完。
每当这个时候,队长李克俊就会紧紧地跟在少丰的身后,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工地上队友们的出工情况。他不仅关心着工程进度,还对每一个队友的工作状态了如指掌。与此同时,李克俊也会顺便询问一下当天的蔬菜价格,并询问队友们有没有特别想吃的菜。
少丰总是耐心地倾听着李克俊的讲述,将每一个细节都牢记在心。第二天,他会根据队友们的需求和喜好,巧妙地变换另一种蔬菜,让大家的饮食更加多样化和美味。
在这个紧张的筑路工地上,时间过得飞快,仿佛白驹过隙一般。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半年时间转瞬即逝。而在这紧张的厨房劳作中,少丰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已经在筑路修路养路队伍工作了十多年的父亲,突然来到了赤红路上。他一方面想看看儿子在工地上的劳动情况,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与筑路队的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毕竟,赤红公路全线贯通后,还需要招聘一百多名养路工人。如果少丰能够留在赤红路上养路,那肯定比在党家坪那个地方,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修理地球要好一些吧。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国家决定在今年恢复高考!这意味着以往那种依靠推荐入学的方式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公平竞争、全凭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新模式。
这个消息对于所有下乡回乡的老三届、新三届以及应届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终于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追逐自己的梦想。少丰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尽管距离高考只剩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立刻回家,全力以赴地复习迎考。
时间紧迫,但少丰毫不退缩。他深知这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他迅速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喜欢。
第149章 修库筑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