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4章 《入世前的 “外语标语纠错办”》[2/2页]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虎皮豆角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块木牌最终成了 “No Smoke!!!”,小王给老家打电话时特意强调:“仨感叹号跟三炷香似的,最近连老烟枪李科长都绕着走,生怕犯了忌讳。”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笑声,说村口老槐树也挂了块双语牌,写着 “禁止折枝”,可村里人谁也看不懂洋文,只当是新贴的辟邪符咒。
     纠错办主任老李每天的晨练项目,就是用擦鞋布伺候门口的标牌。“Foreign Language Correction Office” 那行字被鞋油擦得能照见人影,他总爱在新来的大学生面前打开抽屉:“看见没?五本词典逐字比对,这‘Correction可是千挑万选的!” 次年三月外商考察团的黑色轿车刚停稳,金发女代表就指着标牌笑出了声:“你们还有‘腐败办公室?” 众人凑近了才发现,“Correction” 的 “r” 被笔尖戳出个洞,尾端的 “ction” 被鞋油晕成墨团,乍看活脱脱是 “Corruption”。老李的脸从酒红色变成猪肝色,却梗着脖子往会议室引:“笔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嘛!发现就改,这叫求真务实!” 后来新换的标牌上,“Correction” 被刻成了凹槽,有人说像块没擦干净的黑板,也有人说像道没愈合的疤。老李望着新标牌,想起年轻时在纺织厂当翻译,把 “棉布缩水率” 译成 “棉布哭泣率”,外国客户举着样品问 “你们的布会哭吗”,如今在机关里纠错,反倒把自己纠进了新的笑话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纠错办的三屉桌里,《WTO 知识手册》的塑料封皮沾着咖啡渍,扉页 “与国际接轨” 的烫金字掉了俩角,第 17 页夹着 1986 年《参考消息》的剪报,“复关谈判” 四个字被红铅笔涂得发黑。科长的银灰色商务通总别在人造革皮带扣上,按一下就发出 “嘀” 的脆响,里面存着 30 句 “接待外商必备英语”:“Wele to our unit” 写成 “Wele to our united”,“Please sit down” 记成 “Please sit downed”,最离谱的是 “祝你生意兴隆” 被译成 “Wish you business happy”。有次加拿大客商来座谈,科长对着商务通念出 “Long time no see, your mother is good?”,翻译小陈的肩膀抖得像揣了只兔子,高小林赶紧递上搪瓷杯:“咱这是‘亲情式外交,跟自家人似的热络!” 客商们面面相觑,其中戴眼镜的先生悄悄打开翻盖手机的翻译软件,屏幕上跳出一串乱码,只好尴尬地举着茶杯点头。
     这场 “双语化运动” 在蝉鸣声里持续了半年,大院的标牌换得比黑板报还勤。保卫科的 “No Smoke!!!” 旁,不知谁用毛笔添了行 “吸烟罚款五角”,墨汁晕染得像朵乌云;财务科的 “Finance Section” 底下,多了串歪歪扭扭的拼音 “Caiwu Ke”,据说是科长上小学的孙子写的,铅笔痕里还卡着橡皮屑。唯有纠错办门口的新标牌,“Correction” 一词被红漆描得发亮,阳光照过时,那抹红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在门楣 “求真务实” 的铜字上,把 “真” 字的一撇映得格外刺眼。偶尔有退休的老职工拄着拐杖路过,望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英文标牌直摇头:“当年搞大炼钢铁,满院子都是歪斜的土高炉;如今搞双语化,倒像是给汉字戴了顶不合脚的洋帽子 —— 折腾来折腾去,还是老样子。” 风卷着槐树叶掠过标牌,“Correction” 的尾字母在风中微微颤动,像个欲言又止的叹息。
    喜欢。
  

第194章 《入世前的 “外语标语纠错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