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出来了,比我老家的腊味还够劲。34; 小李蹲在角落画流程图,肥膘形状的齿轮正在 34;吞噬34;《生猪饲养日志》,旁边注着 34;油脂审批需过三关:公章关、辣椒关、陈股长放大镜关34;,笔尖不小心滴了滴油,正好晕在 34;同意34; 栏,像极了肥膘上的油花。
深夜的审批科,高小林摸着发涨的肚子,看老王在食品站门口码新腌的辣肥。陶罐排得整整齐齐,粗盐和辣椒碎在月光下泛着白红相间的光,像极了机关大院的黑板报。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把分得的肥膘挂在灶房梁上,用旧蚊帐罩着,说等他考上中专就蒸来吃。后来中专没考上,肥膘也在分田到户时换了粮票,没想到在审批科倒吃上了 34;82 年的辣肥34;,这肥膘的油香,倒比当年母亲说的还要浓烈几分。
陈永年的办公室灯还亮着,放大镜在《辣肥成分表》上晃来晃去,他正在计算 34;脂肪转化率与生产效率34; 的关系,笔尖在 34;辣椒素对劳动热情影响34; 栏画了无数个圈。高小林笑了,这老头儿怕是要把辣肥的每个油泡都写成报告,却又忍不住怀念晚餐时的场景:副局长辣得直哈气,却舍不得放下筷子,直说 34;比南方的甜腊肠带劲34;;赵师傅用辣肥炼油时,油锅里的泡泡和审批机的咔嗒声奇妙地同步,倒像是给这荒诞的日常配了段背景音乐。
腊梅香混着辣肥的余味钻进窗户,高小林趴在桌上打盹,梦见自己变成了那块 82 年的辣肥,被挂在审批机的齿轮上。机械臂每转动一圈,就往文件上滴一滴油,把 34;同意34; 二字泡得透亮,连陈永年的放大镜都查不出毛病。而现实中,赵师傅正用剩下的肥膘炸油饼,油香飘向食品站,惊醒了正在补《生猪思想改造记录》的老王 —— 他正为 34;标语牌碎屑具体字数34; 犯难,笔尖停在 34;为人民服务34; 五个字上,心想不如直接盖个公章,反正高科长说过,公章能当标点用,说不定还能算进 34;思想改造成果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月光爬上公社食品站的招牌,老王又腌好了新的辣肥。他知道,明天还要带着这坛裹满辣椒的肥膘去审批科,填十页表,盖七个章,听陈永年唠叨 34;辣椒碎必须过筛,颗粒大小要统一34;。但看着审批科窗户透出的灯光,他突然觉得,这荒诞的流程倒像辣肥的熏制过程 —— 层层加码的手续,就像反复揉搓的盐和辣椒,最终让这口肥膘有了别处没有的味道,连副局长都被辣得直冒汗,却还夸 34;够劲儿34;。
次日清晨,审批科的门被敲响,老王扛着新熏的辣肥来了,胸前别着张皱巴巴的《生猪思想改造记录》,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34;该猪熟读老三篇,油脂含革命辣素34;,末尾还盖着食品站的红戳子。高小林看着他围裙上的公社红五星,突然觉得,这坛 80 年代的辣肥,就像机关大院的荒诞日常 —— 辣得人皱眉,却又让人忍不住回味,毕竟在这层层审批的齿轮里,这点带着烟火气的荒诞,才是最实在的润滑剂。
副局长揉着发辣的舌头走进来,看着老王扛来的肥膘,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他终于明白,这 34;82 年的辣肥34; 不是什么洋酒,而是实实在在的川渝味道,就像这机关大院的审批,虽荒诞却带着烟火气,让人哭笑不得,却又莫名亲切。他笑着对高小林说:34;高科长,你们这辣肥,比我喝过的任何红酒都难忘,回头给我也来两斤,我捎回南方给老战友尝尝!34; 高小林哈哈大笑,心想这副局长倒是个爽快人,只是不知道,当他的老战友尝到这辣肥时,会不会也被辣得眼泪汪汪,却又舍不得放下筷子。
喜欢。
第90章 年的辣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