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科长,” 小李小心翼翼地开口,“要不先让老马同志写个《炸酱面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小林满意地点头:“还是小李脑子活泛。老马你看,流程得一步步走,先写报告,附上食材来源、烹饪步骤、营养分析……” 他忽然看见老马鬓角的白发,语气软下来,“当然了,老同志的合理需求,组织上还是会考虑的。”
     老马无奈地掏出钢笔,在信封背面写了个开头:“关于申请食用炸酱面的请示”。笔尖在纸上划出的声响混着收音机里的歌声,让他想起 1962 年饥荒时,自己蹲在食堂后巷啃窝窝头的场景。那时候哪有什么审批,能吃饱就是万幸。现在倒好,吃碗面都得盖十几个公章。“高科长,” 他忽然想起什么,“您这烤串的五香粉,是不是从陈永年的防伪印泥库里顺的?” 高小林哈哈大笑,往炭火炉里扔了把碎木屑,火星子溅在老马的申请信上:“老马你这觉悟得提高啊,这叫‘跨部门资源整合,跟小马同志的‘全球粮食保障理论异曲同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雪越下越大,审批科的玻璃窗上结满冰花。高小林站起来活动筋骨,中山装后襟的补丁在火光中格外显眼 —— 那是用各国代表团的桌布拼成的,苏联的锤子和古巴的五角星在腰间打了个结。他忽然看见老马的申请信上写着 “本人保证面条褶子不超过 18 道”,忍不住笑出声:“老马你这是被陈永年的饺子褶子理论洗脑了?炸酱面哪来的褶子?” 老马苦笑道:“谁知道呢,反正现在连呼吸都得打报告,吃碗面不写清楚褶子数,怕过不了审批关啊。”
     红灯牌收音机里传来整点新闻,播音员字正腔圆地念着 “进一步落实审批制度改革”,高小林的炭火炉突然 “噼啪” 炸开个火星,把 “审批专用” 的枣木大印熏得更黑了。他抓起大印往老马的申请信上盖,却不小心盖歪了,红印子斜斜地躺在 “炸酱面” 三个字上,像极了食堂黑板报上被雨水冲歪的标语。“行了老马,” 他把申请信塞回信封,“先拿回去写详细点,记得附上‘咀嚼次数与革命纪律关联性分析——” 他忽然看见小李正盯着自己的烤串咽口水,“小李你去把后勤科的《烤串签子消毒记录》拿来,咱们不能光顾着吃,安全卫生还是得抓。”
     老马抱着信封往外走,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他回头看见高小林正把烤好的羊肉串递给小李,油乎乎的手指在 “审批专用” 印把子上留下个清晰的指纹,突然觉得这场景荒诞得像幅漫画 —— 左手烤串右手印章,审批科的公章上还沾着五香粉,而他想吃的那碗炸酱面,怕是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批下来了。
     雪幕中,机关大院的黑板报正在更换,“热烈庆祝小马同志出国考察” 的标题下,陈永年用红漆画的五角星歪歪扭扭,旁边配着幅漫画:一个公章正在给地球盖印,地球上堆满了烤串和炸酱面。老马忽然想起高小林任命书上的公章,盖在 “临时烧烤摊卫生许可证” 上的样子,突然觉得这机关里的荒诞,就像高小林烤串上的五香粉,看着鲜艳,尝起来却满是辛辣。
     审批科内,高小林正对着老马的申请信发愁,枣木大印在掌心焐得发热。他忽然想起小马出国前塞给他的郫县豆瓣酱,还藏在办公桌抽屉里,包装上贴着 “国际粮食保障专用” 的标签,盖着 28 个公章。“小李,” 他突然开口,“把《豆瓣酱跨国运输防渗漏思想教育合格证》找出来,咱们明天研究下怎么把这玩意儿纳入‘烤串酱料审批体系。” 小李应着声,却在心里嘀咕:这审批科,怕不是要把烤串的每粒孜然都盖个公章才罢休?
     窗外,锅炉房的烟囱正喷出浓烟,把灰蒙蒙的天空染得更暗了。红灯牌收音机里,费翔还在唱着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可在这满是公章和审批的机关大院里,这把火却怎么也暖不了老马想吃炸酱面的胃,也照不亮高小林手里那枚沾满油渍的枣木大印。荒诞像积雪般越积越厚,而审批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72章 高科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