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冲进来,闪光灯映出小马桌上的报告草稿:“这是国际主义壮举!” 他的笔记本上画满箭头,从 “全球粮食” 指向 “波兰鲱鱼”“古巴蔗糖”,最终汇聚成 “世界革命”,“我建议在报告里加入‘灵长类蛋白质再利用章节,把赵师傅的猴毛肉排写成全球样板!” 李海山的国旗围裙还沾着面粉,推门时带进来厨房的麦香 —— 他的中山装早已散架,此刻穿着用各国国旗拼成的围裙,胸前的 “为人民服务” 被面粉覆盖,像极了被雪掩埋的标语。“小马,” 他的声音像漏风的风箱,“当年我推广自助餐,也想着造福人民……” 话没说完,围裙上的苏联锤子图案突然裂开,露出底下打满补丁的跨栏背心。
凌晨三点,小马终于决定用中文写标题,却在 “保障” 二字上卡了壳 ——“保” 字的单人旁像极了审批员老陈的剪影,“障” 字的左耳旁又让他想起监控摄像头的轮廓。他突然笑了,笑声惊醒了趴在文件堆上的陈永年,后者怀里还抱着《咬痕防伪印章管理办法》:“笑什么?”“我在想,” 小马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要是联合国也用咱们的审批流程,秘书长是不是得先给面包盖‘碳水化合物革命章?” 后厨传来 “咣当” 一声,赵师傅摔了最后一个能盖五角星的模具:“老子不干了!” 他的怒吼混着老鼠的 squeak,“面粉要查三代,饺子要数褶子,现在连文字都要政审 —— 干脆让公章自己做饭得了!” 学徒小王在旁偷偷往面团里掺木屑,像极了小马往报告里掺 “仿生肉排” 案例。
天亮时,小马的报告写了三页,第一页还在论证 “标题文字的国际兼容性”,第二页列举了 17 种可能的审批风险,第三页画满了五角星防伪标识的变形设计。他看着窗外,王奶奶们隔着围墙打捞泔水桶,漏勺碰撞的声响像极了这个荒诞时代的标点符号,而陈永年正举着新刻的 “国际审批专用章”,准备盖在报告封面上。《真理报》的记者突然造访,镜头对准小马桌上的报告草稿,闪光灯亮起的瞬间,陈永年慌忙整理白大褂,却碰倒了墨水瓶,红漆在报告上晕开,形成个歪扭的 “审” 字。“同志,” 记者指着 “全球粮食保障” 字样,“你们的保障体系,是否包括给每个面包盖革命章?”
小马看着记者胸前的相机,突然想起《时代周刊》的照片 —— 李海山的中山装散架时,露出的跨栏背心上,“为人民服务” 只剩 “为人” 二字。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的 “全球觉悟” 不过是另一场荒诞的延伸,就像赵师傅的饺子褶子、陈永年的防伪印章,都是这个审批迷宫里的一环,而他们,永远困在红章与表格交织的牢笼里,连梦想都要盖上 “可行性” 的戳。
喜欢。
第69章 小马觉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