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省里向市里传达自力更生[2/2页]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虎皮豆角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锯子都分好了,每个科室每月上交三张办公桌,少一张扣半张肉票!” 话音刚落,教育局的王老师举手:“那外事部门出国怎么办?总不能让同志们扛着门板坐飞机吧?” 老王瞪大眼睛:“错!这正是考验革命意志的时候,让他们自己砍树做独木舟,顺着长江漂到目的地!”
     李海山看着会议室里飞舞的孔雀羽毛和散落的罐头标签,突然想起赵师傅在后厨说的话:“咱们这食堂,早成了给外人看的西洋镜,连泔水都要加味精调味。” 此刻,他胸前的 “改革先锋” 徽章歪得厉害,别针勾住了老周的公文包带,扯出半张皱巴巴的电报 —— 原来最上级的 “自力更生” 指示后面还有半句 “严禁铺张浪费”,被省工作组用咖喱粉盖住了,像极了他们永远在掩盖的真相。
     后厨里,赵师傅正和学徒小王用机关大院的槐树花炒木屑。铁锅发出刺耳的响声,槐树花的甜混着木屑的涩,在蒸汽中形成诡异的香气。“师傅,” 小王举着从欧洲代表团扣下的香肠,“要不要把这玩意儿切成五角星?” 赵师傅吐掉旱烟,刀疤脸在火光中扭曲:“切个屁!直接埋进槐树底下,就说这是‘自力更生肥料,来年长出的槐花能甜死帝国主义!” 他不知道,墙外的王奶奶正用漏勺打捞泔水桶里的香肠碎,桶底沉着的 “为人民服务” 搪瓷缸碎片,在夕阳下闪着冷光。
     省政府的传达会议在黄昏结束,老周的吉普车碾过院子里新铺的 “自力更生地砖”—— 那是用波兰鲱鱼罐头盒拼成的,每块上面都刻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李海山站在门口,看着车上扬起的尘土,突然发现老周的公文包拉链没关,露出半张写着 “变治 = 变质治理” 的纸条 —— 原来省里早就知道电报的笔误,却选择将错就错,像极了他们对待食堂泔水的态度:只要表面光鲜,里面烂成什么样都行。
     深夜的市政府办公室,陈永年趴在桌上写《自力更生实施细则》,钢笔尖在 “第三十七条:泔水二次利用流程” 处卡住,墨水滴在纸上,晕成个歪扭的五角星。窗外,机关大院的路灯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影子胸前的塑料花补丁缺了角,像极了他们即将出台的细则 —— 漏洞百出,却还要用红绸带扎得整整齐齐。而此刻的后厨,赵师傅正把最后一袋木屑倒进铁锅,突然听见陈永年的嚷嚷声:“老赵!明天开始,每个代表团必须吃掉三斤槐树花炒木屑,这是自力更生的硬指标!”
     铁锅发出 “滋啦” 的声响,槐树花在热油里卷曲,像极了李海山在传达会上僵硬的笑脸。赵师傅望着窗外的星空,突然想起 1958 年大食堂的夜晚,同样的星光,同样的铁锅,却煮着不一样的荒诞。而远处的省政府,最上级的调查组正在整理《时代周刊》的报道,封面是李海山的跨栏背心,标题是《中国机关的自力更生:从木屑到谎言的无限循环》,却没人注意到,照片角落里,王奶奶的漏勺正在打捞最后一点泔水,那是这个荒诞时代最真实的注脚。
    喜欢。
  

第62章 省里向市里传达自力更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