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章 全省兄弟单位都来学习和用餐[1/2页]

有关部门机关轶事 虎皮豆角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87 年早春,机关大院的梧桐树还没抽出新芽,李海山的办公室却被各地发来的邀请函捂得发烫。牛皮纸袋上印着 “XX 省机关事务局”“XX 市人民政府” 的红章,比他中山装上歪斜的 “改革先锋” 徽章还要鲜艳。他用搪瓷缸敲着堆满桌面的文件,对陈永年笑道:“咱们的自助餐经验,这是要红遍全国了!” 话音未落,第二颗空缺的纽扣突然崩掉,滚进装着龙井茶的缸里,惊起一圈涟漪。
     消息传开,机关大院像被捅了的马蜂窝。赵师傅蹲在后厨,用钢丝球猛刷铝盆,溅起的油星子沾在 “节约粮食” 的标语上:“红个屁!上个月用报纸糊红烧肉的事儿还没捂热乎,现在倒成了香饽饽?” 他身旁的学徒小王正往发霉的土豆上抹咖喱粉,准备制作 “黄金咖喱牛腩”—— 反正参观者只会拍照,没人真尝。
     为迎接全省考察团,各单位展开了一场荒诞的竞赛。外贸局把会议室改成 “豪华自助餐厅”,从友谊商店借来镀金餐盘,摆上用红薯雕刻的 “龙虾刺身”,每块 “虾肉” 都裹着进口沙拉酱 —— 那是用炼乳掺酱油兑的。教育局更绝,让学生用蜡笔在白纸上画满 “山珍海味”,贴在食堂墙上,美其名曰 “精神食粮展示区”,校长在动员会上拍着胸脯:“这叫寓教于餐,体现素质教育新成果!”
     食堂成了大型行为艺术现场。老张把自己的解放牌卡车开进后厨,车厢里堆满从废品站淘来的旧铝盆,每个都用红漆写着 “为人民服务”;张大姐在打饭口挂起横幅,“热烈欢迎全省同仁” 的标语下,偷偷藏着去年庆功宴剩下的发霉饼干。最忙的当属陈永年,他戴着白手套,指挥工人给泔水桶刷上绿漆,贴上 “有机肥料研发中心” 的标签:“参观团要是看见这个,肯定夸咱们循环经济做得好!”
     考察团到来那天,机关大院彩旗飘扬。李海山站在门口迎接,特意穿上崭新的藏青中山装,第二颗纽扣用别针别着 —— 那是从张大姐的窗帘扣上拆下来的。“各位同志,” 他指着食堂方向,胸脯挺得比阅兵式的士兵还直,“请领略我们‘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自助餐模式!”
     走进食堂,考察团成员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餐桌上,“佛跳墙

第52章 全省兄弟单位都来学习和用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