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34;老吴啊,34; 李海山的搪瓷缸磕在钢琴盖上,发出闷响,34;特殊时期要有特殊办法。34; 他指着窗外正在卸验钞粉的解放牌卡车,车斗里的帆布印着 34;汇率就是生产力34; 的标语,34;孩子们将来要跟外贸局打交道,不懂咖喱汇率怎么行?34; 钢琴键上的咖喱渍恰好组成算盘的形状,像是命运开的玩笑。
最终吴先生妥协了,在教案里增加 34;机关大院特殊计量单元34; 章节。新课本的例题全是机关生活场景:34;司机班老张用五两全国粮票换半勺验钞粉,赵师傅的窝头成本增加三分,问售价应提高多少?34; 算术本的页眉印着王二顺设计的咖喱勺汇率符号,每当孩子们计算时,教室里就会响起 34;沙沙34; 的撒粉声 —— 那是他们在模仿王二顺的验钞动作。
最绝的是期中考试,吴先生在黑板上画了个巨大的算盘,让孩子们用验钞粉标出 34;工业券与粮票的兑换区间34;。妞妞的答案得了满分,她在算盘下方画了个戴着瓜皮帽的小人,旁边写着 34;王二叔说,粉比钱实在34;。而虎子的试卷上,所有的等号都被画成咖喱勺,吴先生看着看着,突然发现这些勺子连起来,竟组成了 34;外汇34; 的拼音首字母。
放学时,幼儿园的黑板报换了新内容,标题是《咖喱算术:从窝头到验钞粉的奇妙换算》。张大姐用验钞粉在标题周围画满小算盘,粉笔字的缝隙里,橙红色粉末在夕阳下闪烁,像极了真正的黄金。王二顺蹲在墙角给算盘刷清漆,算珠碰撞的声音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形成独特的 80 年代交响乐。
吴先生抱着新教案路过锅炉房,听见赵师傅在里面嘀咕:34;吴老师现在比我还会算粉,昨天居然算出蒸窝头的火候和验钞粉的荧光反应成正比。34; 蒸汽模糊了他的镜片,却让教案上的公式格外清晰 —— 那是王二顺用算盘珠子和咖喱粉推导出来的 34;机关汇率定理34;,此刻正堂而皇之地躺在《小学数学教案集》里,成为一代人独特的数学启蒙。
暮色中的幼儿园传来算盘的 34;嗒嗒34; 声,那是孩子们在练习新学的 34;咖喱换算口诀34;。吴先生看着他们小辫上的粉、袖口的渍,突然想起自己在北大荒时,用玉米粒教知青算术的时光。原来有些知识,注定要带着生活的味道,就像这些混着咖喱粉的算术题,终将在孩子们的记忆里,酿成最独特的成长滋味。
喜欢。
第36章 汇率计算器引发的算术革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