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上,像撒了把咖喱粉。
排练厅里,老张敲着搪瓷缸当锣鼓,张大姐踩着缝纫机节奏唱道:34;咸菜罐子晃三晃,痢疾病菌全跑光......34; 铁罐头片碰撞声中,高小林注意到李海山悄悄把剧本里的 34;1962 年边境34; 改成了 34;局里科研小组34;,钢笔水在 34;科研34; 二字上洇出个黄点。
深夜的档案室里,高小林借着月光翻开旧账本。XC627 编号对应着 34;特殊药品转运记录34;,目的地写着 34;孟买某咖喱厂34;,发货人签名栏模糊不清,只看得出姓 34;陈34;。他摸出白天在陈永年饭盒里发现的金箔纸,和账本上的油渍印记完全吻合。
34;啪嗒34;,窗外传来卡车卸货声。高小林从气窗望去,看见王建国表舅正指挥老张往麻袋里装玉米粉,麻袋上印着新刷的 34;印度原装痢特灵34;—— 字迹是陈永年的笔体。他突然想起下午在剧团看见的场景:李海山对着咸菜罐子叹气,罐底的勋章箔纸恰好遮住了 34;上海制造34; 的英文标识。
凌晨时分,高小林收到第二封匿名信。牛皮纸上没贴邮票,直接写着 34;高小林亲启34;,里面是张泛黄的车票,日期是 1962 年 10 月 5 日,始发站 34;上海维生素厂34;,终点站 34;边境某哨所34;,乘客姓名栏盖着模糊的红章,隐约能辨 34;李海山34; 三个字。
他摸着车票上的咖喱粉痕迹,突然听见代购科方向传来争吵声。王建国表舅的河南话穿透夜色:34;陈主任,掺三成玉米粉足够了!你非要掺七成,外宾喝了不拉痢疾才怪......34;
春末的夜风卷着金箔纸,从排练厅的窗户飘进来。高小林看着张大姐的戏服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那些用勋章箔纸拼成的 34;神药34; 图案,此刻像极了旧账本上的 XC627 编号。他知道,这个充满咖喱味的机关大院里,每个谎言都裹着金箔,每个秘密都渗着玉米粉,而他手中的旧车票和账本,正慢慢拼凑出 1962 年那个关于维生素、咖喱粉与勋章的荒诞真相 —— 一个被时代的咖喱汤煮得半透明的真相,既苦涩又带着莫名的香甜。
喜欢。
第14章 咖喱粉与旧账本的秘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