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中二班[1/2页]

幽幽萱草香 不语亭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完第一天班,穆萱回到家,瘫倒在床上发呆,回想过去的这一整天,累的不是身体,是她的精神受到的震撼。
     八点半上课,半小时集体课,会让小朋友们集中在大厅听音乐,老师们会去给女孩子梳头发扎辫子,给男孩子整理着装。
     星星融合幼儿园里面的孩子年龄从三岁到十四岁不等,分班依据不是年龄,更不是性别,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
     认知偏差,分不清人、事、物,不会说话的在小班,反之在中班,再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二三四班。
     据说还有大班,但是没在幼儿园这边。那边的孩子是依据年龄来的,满了十四岁的大孩子便送过去。
     穆萱被分在中二班,班主任叫马晓云,一共有八个学生,班上学生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
     马晓云喜欢在一个小阳台上课,久而久之,那个小阳台就成了中二班的专属上课地点。
     他们上课没有专业的教材,全凭老师自己备课。通常一个星期准备一首儿歌,儿歌的内容为日常事物居多,让孩子们从儿歌中学会认字和理解事物。
     这个星期的儿歌是《红苹果》。
     上课之前,马晓云递给穆萱一包雪饼,穆萱推手道:“不用了不用了,我不吃。”
     马晓云说:“待会儿上课的时候,看到谁回答对了,或者谁特别不听话要乱跑,你就掰一小块雪饼给他们。”
     马晓云说完,看着穆萱懵里懵懂的脸,再次重申:“只掰一小块,其余的自己拿好。”
     原来是这样。
     穆萱来不及替自己尴尬,便上课了。
     第一排的四个孩子比较配合,儿歌朗读也很大声,但是第二排的四个孩子眼神涣散,偶尔会张嘴跟着读,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节课有一个小时,通常前面十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二十分钟教新儿歌,二十分钟老师单独纠正每个孩子,最后十分钟再一起通读儿歌。
     穆萱发现自己的任务说白了就是打配合,马晓云表扬了谁,她就立马塞一块雪饼。其余时间负责维持纪律,尤其是马晓云单独教导的时候。
     说简单也没那么简单。
     上课过程当中,可能突然就有某个孩子站起来手脚乱舞,穆萱得赶紧让他坐下;也有可能贪吃的孩子待穆萱不注意,硬抢她手中的雪饼……
     状况层出不穷,偏偏他们还不会听穆萱的指令。
     刚开始,穆萱并不希望用零食来控制他们,零食不宜多吃是其次,理想主义的穆萱认为,既然他们被送到幼儿园来,应该教会他们自控力。
     但是后来,她发现只能按照马晓云说的,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掰一块雪饼来哄。
     这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
     穆萱这才明白,马晓云课前对自己的嘱咐,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
     穆萱问过,一天那么多课,都要用零食去引导他们听指令吗?
     马晓云说:“你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尝试。”
     待穆萱上了一个星期还没有离开的想法时,马晓云才主动说:“这是最快速有效,不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办法。”
     第二节课是数学。
  

第62章 中二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