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2章 电影特定年代最大享受[1/2页]

王二哥歪传 内江东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个刘二娃因祸得福了!”王二哥说。
     “可不。当时电影已经开始了,‘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还有电影里战场上的枪声、炮声,响得人心里更加慌慌的。大家围在大门外转来转去,都争先恐后地往前挤,争着往大门的门缝里瞧,看能否瞄得到一星半点电影的影子不。正当挤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大门突然打开,差点让挤在前面的几个娃儿大小摔倒在地。检票人员领着一个背着双手干部模样的人走了出来说,今天刘二娃受了伤,为了弥补损失,公社同意没买票的小娃儿们免费看一场电影。我们一听高兴坏了,一蹦三尺高,大家一下子钻进公社大门,消失了公社大院各个角落,有的站着,有的踮起脚尖,都用眼直盯盯地看着银幕,耳朵听着喇叭里的声音,专心专意、津津有味地看起电影来。”
     “哎呀,机会真难得呀!”王二哥说。
     “当时大家心中除了电影啥子也没有,忘记了一切。”王幺爸更加感慨。
     “现在那个还稀罕看电影呢!”王二哥说。
     “也是哈,但那次看的电影,就是战斗故事片《英雄儿女》,电影中英雄王成‘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高喊声,以及战场上激烈的战斗场面,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英雄形象,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至今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王幺爸说。
     “当时的战斗故事片最受老百姓欢迎,特别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的,更是让大家非常喜欢!”王二哥说。
     “对对对,除了这次看电影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外,还有一次看电影,更让我记忆犹新。”王幺爸继续说。
     “这次是啥子时候的事呢?”王二哥问。
     “时间大约是1977年,看一场电影,对于我们乡坝头缺少文化、缺少精神娱乐的农民来说,简直是一种天大的享受。那时放电影,只有公社有个电影放映队,全公社几个生产大队轮换着来,可常常要等上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而经常放电影只有山王区公所场镇、刘家洞煤矿电影院,但要买票才能看,我们没钱去了也白搭。而公社办的擦耳岩煤矿和正在修建的葫芦口水库,为了鼓舞煤矿工人和修建水库劳动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大搞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隔三差五地经常组织播放露天电影,又不要电影票,这对我们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我们生产队的大人、娃儿就经常不怕山高路远、夜黑风高,也要跑去看。尽管去葫芦口水库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而且还要路过许多坟地,翻过好几道黑松林,但再苦再累再难再害怕,就是打霜落雪下大雨,也挡不住我们跑去看电影的热情。”
     “那时看电影的热情,真的不摆了!”王二哥感慨道。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生产队的钟大娃、倪大娃、廖大娃等好几个,电筒都没拿就跑了。那天晚上是月尾二十几头月黑头,没有一个星星,也没有一丝月亮,伸手不见五指,我们走到公社果园与长岭大

第222章 电影特定年代最大享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