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算是短的了。
毕竟现在的林幽已经不算是“业内人士”了,他现在代表的是博物馆。
等一个月之后,林幽是去是留,就由他自己决定了。
当然,这是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
如果到时候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的话,林幽或许可以早一点离开也说不定。
“在你这边待着还真是麻烦。”
涅莫西斯小声抱怨了一句,但她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的给自身加了一层认知滤镜。
...
时间飞逝,高强度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林幽跟着大部队一起,走入了川氏给这些科考人员搭建出的“内城”。
在一众科考人员的认知中,他们走了几步,周围的遗迹进行了一个不算突兀的过过渡,然后他们就来到了内城。
内城的建筑看起来与外城的差不多,不过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川氏用心布置过的,在不突兀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这些科考人员能够获取有用的信息。
由于林幽把“部落盟誓”藏的比较深,现在还处在发掘初期,他也不方便直接把“部落盟誓”给拿出来。
于是他在初期就会显得比较闲,基本上哪边有什么重大发现,林幽就会往那边跑。
这不,刚来到这里没多久,前面的几名科考人员就发掘到了一条重量级的信息。
“这个陶器来自于中原!”
“这是上古时期的陶器!”
“这里面怎么还有稻米?”
“难不成这地方还能种稻子?”
看着那个被人群包围着的古朴陶罐,以及陶罐中的那一小把稻米,听着那位专家对稻米提出的质疑,林幽不禁扶了扶额头。
细节方面的东西,川氏还是没有把握住。
不过这也无伤大雅,因为这些科考人员会自己把这些漏洞给圆过去。
“这些稻米不一定是这边种出来的。”
“你不记得我们之前的几个猜想了吗?”
“难道这些陶罐里的稻米就不能是从中原弄过来的?”
这个时候,另一名专家说出了对于稻米来源的其它见解,并且他还提到了之前的几个猜想。
林幽回忆了一下,便记起了其中两个在这些专家看来,最有可能的猜想。
有一个猜想是说,遗址中的这些人本身就是中原人,不过他们由于一些原因,来到了这里,并在这里定居。
久而久之,他们慢慢的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与饮食习惯,然后就变成了之后的“小河文明”。
另一个猜想则是,在很久以前,这里与中原有着商贸往来。
不过这个猜想也仅仅到此就停止了,专家们并没有深入想下去。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以当时的那种生产力来说,是不可能支持这么远的贸易往来的。
不仅如此,哪怕是第一个猜想,以当时的生产力情况来看,也很难实现。
不过在场的绝大多数专家,还是很认可第一个猜想的。
毕竟,如果连第一个猜想都不成立的话,那么他们就得尝试着去往玄学方面去提出猜想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也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喜欢。
第303章 发掘内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