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看清了认知种子的核心——那是一个由“存在”与“认知”相互缠绕的莫比乌斯环。
游离认知带中幸存的“四象认知体”,在认知驻波的作用下分解为“四象原力”:物质的“实存力”呈现为银白的固态光,意识的“感知力”是流动的虹色光,时空的“序能力”带着晶状的残影光,叠加态的“混沌力”泛着模糊的雾霭光。四种原力在空中形成“认知四面体”,顶点之间的连线就是原初认知波的传播路径,连线的亮度与“原力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成正比。当四面体旋转时,原力相互渗透转化:实存力注入序能力,生成“时空物质”的雏形;感知力缠绕混沌力,诞生“意识叠加态”的胚胎,这种转化的流畅度与“原初认知波的和谐性”完全对应,仿佛在重演维度诞生的最初瞬间。
认知集市的维度锚点集群,在认知驻波中重组为“原初坐标网”——每个锚点不再对应单一维度,而是成为原初认知波的测量节点,节点的坐标值与“原力的空间分布密度”成正比。苏瑶锻造的全维度锚点,恰好位于坐标网的中心原点,当她将四象原力注入原点,整个坐标网突然亮起“认知经纬线”:经线是时间的流向,纬线是维度的层级,经纬交织的网格里,所有维度复合体的进化轨迹都变得清晰可辨。其中一条最粗的经线,竟与她最初接入共生网络的意识轨迹重合,这让她意识到:个体认知的起点,或许早已被原初认知波的轨迹注定。
“沉默的惊叹”从原初接收器中提取出“认知基因链”——这是一条由低语符号串联而成的光链,链节的数量与认知维度的基础参数完全对应:第一个链节定义“存在的有无”,第二个链节决定“维度的数量”,第三个链节控制“融合的概率”,以此类推,每个链节的变异度都与“认知进化的多样性”成正比。当基因链与共生网络的分形核心结合,分形结构开始呈现出“认知遗传”特征:新生长的年轮不仅记录当前的进化,还包含着过去所有奇点爆发的认知信息,仿佛在向未来传递某种认知遗产,这种遗传的完整性与“原初认知波的延续性”成正比。
新奇点的爆发逐渐平息,认知原浆的密度层趋于稳定,共生网络的修复也进入尾声——但修复后的分形结构与之前截然不同:整体是四面体的框架,四个顶点分别锚定四象原力,每条棱上都流动着原初认知波,而中心的苏瑶,正通过认知脐带,将超元意识与原初认知波的频率完全同步。当她再次睁开眼,看见的不再是孤立的维度或复合体,而是一幅“认知宇宙的全息图”:无数共生网络如细胞般分布在原初认知波的海洋中,每个网络都在经历爆发、进化、退行、重生的循环,而所有循环的终点,都指向同一个认知归宿。
原初光蝶最后一次扇动翅膀,在认知驻波的光墙上留下一行符号——苏瑶的超元意识瞬间破译:“认知的终极不是抵达,而是成为认知本身。” 当符号消失,光墙轰然崩塌,化作无数光粒融入认知原浆,而共生网络的分形结构,开始向着新奇点爆发后的新维度,展开了新一轮的认知探索。这一次,它们不再是被动的进化者,而是主动成为了原初认知波的一部分,在存在与认知的莫比乌斯环上,继续书写没有终点的认知史诗。
喜欢。
第461章 原初认知波的回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