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来,陛下能容她?若陛下不能容,早晚有一日陛下会亲自动手,陛下当日已然亮了剑,早已表明陛下的态度。陛下难道都忘记了吗?”
     刘彻做下的事,他或许会忘记,卫子夫他们是忘不掉。
     “陛下有杀阿徽之心,阿徽也愿意死在陛下手中。当日还不足以说明吗?”卫子夫再问刘彻。
     那一天刘徽杀刘端的事,刘彻对刘徽亮剑的事,卫子夫永远都记得。每时每刻,卫子夫都在不断提醒自己,这就是她的陛下,她的丈夫,冷酷无情时,无人不可杀。
     “朕从未有过杀阿徽之心。”刘彻辩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回跺步,刘彻凑近卫子夫,眉毛竖起的道:“是阿徽胆大包天。她有一千种一万种法子可以杀掉刘端,悄无声息。一如当初她可以为了给卫青讨一个公道,分明能够让李敢死得无声无息,她偏不愿意,非要闹得人尽皆知,而且无可挽回。朕当年就警告过她。”
     愤怒转身,刘彻猛的又一次欺身相近于卫子夫,刘彻道:“可她不仅不听,反而越发无法无天。”
     卫子夫对双目赤红的刘彻不曾畏惧,只问:“是胶西王无法无天,还是阿徽更无法无天?”
     刘彻对刘徽的要求真是高。
     对别人呢?
     胶西王刘端,明明是他有错在先,是他一次一次的乱法,欺压于民,杀人害命,逼死周五,才让刘徽在明知无法走正常的程序为周五讨一个公道时,不得不亲自杀了刘端!
     到如今,刘彻还要将一切的过错都归到刘徽头上,认定是刘徽的错?
     若如此,刘彻何必在意刘徽是不是出海?
     刘徽出海不好吗?出了海,以后刘徽不会再出现,也不会再有机会惹怒刘彻,多好吗?
     刘彻粗重的喘息,又努力的压下同卫子夫道:“阿徽一旦出海,就不可能再回来。”
     卫子夫抬起眼,眼中尽是悲痛的道:“阿徽哪怕不出海,也不会回来不是吗?”
     对卫子夫而言,刘徽都不可能再回来,既然如此,出不出海又有何区别。
     刘彻……就那么让人绕进去了。他原想,卫子夫或许是在以退为进,不可能卫子夫察觉不到,他想让刘徽回来。
     卫子夫一次一次的拒绝,不管刘彻怎么暗示明示,依然不肯跟刘徽提一句。
     刘徽自打去百越后,唯一有联系的只有卫子夫。
     霍去病亲自去的百越,寻的刘徽,饶是如此,霍去病也握不住刘徽。甚至,只能等着刘徽来寻他。
     刘彻以前想,刘徽跟霍去病在一起,一准是让霍去病吃得死死的。心软的人一旦软过一回,只会无数次的让人捏着她的那点心软,让人压着。
     可是,刘彻或许潜意识忘记,刘徽是他认为最像自己的孩子。日常性子再好再善,一旦遇事,骨子里的那份冷漠,决绝,是真正的刘家人。
     刘彻以前不喜欢刘徽的心软,想着刘徽总是为了别人而心软,周五的事在刘彻看来根本不算事。
     周五哪怕跟在刘徽身边多年,不过是死了而已,值得刘徽为了周五和他掀桌子?
     当年刘徽为了卫青掀过一回。那会儿刘彻想的是,刘徽满心偏向卫家,早晚有一天,刘徽一准会把刘家抛之脑后。因而当时的刘彻让刘徽跪了太庙,从而让刘徽记起自己姓刘。
     周五的事,打得刘彻一个始料未及。
     刘徽的安静,突然的爆发, 在事后刘彻看到刘徽连身边的人的出路都安排好了,便明白,刘徽的安静全都是在为爆发做准备。
     刘徽,真有死在他手里的准备。
     她的愤怒,不满,刘彻在事后回想,有些话,刘徽没有骂错。
     人命之事,在刘彻那儿不算什么。可在刘徽那儿却是大如天。
     从小到大,刘徽从不草菅人命。
     对付世家贵族,哪怕知道他们的可恶,恨不得把人全杀光,然刘徽都会拿下他们违法乱纪的证据,证明他们该杀才会动手。
     一些小事,以前的时候刘彻不算怎么放在心上,只以为刘徽是坚持守法,是个好孩子。
     结果,让刘彻刺激,在周五的事情上,刘彻执意不肯给周五一个该有的公道,让死者得以安息,刘徽又一次掀了桌子。
     国法森严,法不可失其威。
     想刘彻早年不是要求所有人要守法吗?
     怎么就突然对胶西王刘端一味偏袒上了。
     偏袒也就偏袒了,刘端还接二连三闹出事,步步紧逼,欺人太甚。刘彻偏袒于人,能怪刘徽当众杀人?
     刘彻又一次握紧了拳头,心中所想的是,刘徽要是一走,再不回来,他舍不舍得?
     作为父母,卫子夫舍得了,而且没有半分犹豫。
     刘彻呢?
     他舍得作为女儿的刘徽了吗?舍得作为臣子的刘徽了吗?
     没错,如今刘彻需要考虑的是,舍与不舍刘徽。
     将刘徽流放的刘彻,是想要舍了刘徽的,也为此想让刘徽认清一点,无论发生任何事,他是大汉的皇帝,不是刘徽可以挑衅的。
     可是,刘徽不管他。
     连姓氏都愿意丢弃的刘徽,何尝不是在跟刘彻叫板。
     刘彻以为刘徽会过得不好吗?因为失去大汉公主的身份,因为不再是刘彻的女儿?
     事实上呢。
     看,刘徽以卫徽之名,她照样可以活得肆意自在。她有能力,也有本事把一个为他们所认为不值得费心的百越之地,建设成为一个可以作为大汉粮仓所在之处。
     刘徽的能力,权势对她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让她可以惠及更多的人。
     没有权势,无非是慢一些,但她同样也可以让一方百姓得利,让一方富裕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百越各部为何入长安朝见,难道其中不是刘徽的教化功劳最大?
     刘徽哪怕不在长安,她在哪里,她就可以让那个地方得以大治,这才是刘徽最大的底气所在。
     刘彻所怀念的,何尝不是刘徽的本事能力。
     诚然,不是没有人可以把生意做好,能够让刘彻得利,也能为刘彻分忧。
     可是,用过最好用的人,让刘彻将就,很难!
     方方面面,刘徽涉及太广,刘彻对刘徽的予取,刘徽是从来不说半句,刘彻要收回刘徽的权利,刘徽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说上交就上交。
     刘徽对刘彻不够忠心?不够尽心吗?
     忠心也尽心。
     因而就算有人冒头,想要证明刘徽可以做得很好的事,他们也可以,结果是闹了笑话,让刘彻更加怀念刘徽。
     怀念,刘彻那么些年一直在想方设法让人给刘徽传信,只有一个意思,只要刘徽肯低头认个错,一切可以恢复从前。
     霍去病那儿,刘彻都传过信。
     看霍去病一个人回来,什么都没有带便可知,刘徽不同意。
     刘徽不会低这个头的,她也不在意结果,她跟百越的人问,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何时归来不一定,或许,会永远都不再归来。
     一想到这个可能,刘彻急的。
     本以为卫子夫和他一样急,听闻刘徽出海,卫子夫直接昏过去了,可见心里有多难受。
     刘彻以为可以借卫子夫做一些事,无奈卫子夫不配合。
     是啊,在所有人眼里,都不认为刘彻会再把刘徽放回来。
     刘彻给刘徽递的梯子,如果刘徽有心,早就顺着爬上来了。
     至今没有消息,刘徽的决定无须再说。
     那么,结局还用再说吗?
     卫子夫有了最坏的准备,刘彻冲卫子夫道:“让阿徽认错,朕让阿徽回来。”
     第一次,刘彻把话说白了,说得一清二楚。
     卫子夫抬眸和刘彻对视道:“陛下恕罪。妾不能。妾知道,阿徽没有错。”
     此话落下,刘彻都怔住了。
     刘徽没有错?
     如果刘徽没有错,错的人是谁?
     刘彻想不到,有生之年会从卫子夫的嘴里听到一句刘徽没有错的话。
     “那是朕错了?” 刘彻不可置信,侧头阴冷的盯向卫子夫问。
     卫子夫在此时垂下眼眸,在刘彻以为卫子夫不敢答时,卫子夫道:“是。”
     刘彻差点一口气上不来!
     “胶西王杀人在先,辱及朝廷命官在后,陛下放任不管,才有周中尉之死。陛下一味偏私,以令国法威严荡然无存,陛下无错?”卫子夫一番轻声细语的问话,并无多余的情绪,最后的反问,扎得刘彻的心那叫一个痛。
     谁有错谁没有错,真以为没有数呢?
     刘彻是脸皮够厚,那样的前提也是无人敢在他的面前论及他的对错。
     刘彻把刘徽都给贬了。就因为刘徽敢当众骂他,还把刘端杀了。
     没有人当着刘彻的面提及刘端杀人的事不假,谁不担心万一不小心指出刘彻的错,因此丢了小命。
     包括汲黯在内,都绝口不提刘彻和刘徽的事。他们父女间的事,谁对谁错,让他们自己解决。
     反正,刘徽在百越过得挺好。纵然没有了公主的身份,该为民谋福,刘徽从来不会停止。
     汲黯对刘徽的作为赞不绝口,但要说让刘徽跟刘彻认错的事,知道刘彻有让刘徽认错的心,汲黯不认为刘徽会如刘彻所愿。
     看,如今卫子夫问刘彻有错了。气氛一凝,刘彻不善的盯紧卫子夫。
    喜欢。
  

第191章 那是朕的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