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私兵还是大汉军队[1/2页]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甘与子同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盐利之大可想而知。
     而盐对人的重要性,缺盐是会死的。
     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可是盐不是谁想煮就能煮的。朝廷是有明令禁止私人煮盐。
     当然,这样的规矩也并非完全不变通。
     只要持有制盐令,世族官绅,他们想怎么制就怎么制。
     至于普通人,要知道如今大汉天下,哪怕是山中树木,那都是归于世族大家所有,想要有足够的柴火煮盐,普通人从哪儿得来那么多柴。
     种种问题摆在明面上,再加上贩卖私盐的罪名极重。
     可以说,整个大汉朝的盐,都让各世族垄断,百姓们吃的都是高价盐,高得吓人!
     刘徽但问常康他们,纵然为了天下百姓,不应该想办法改变局面?
     煮盐成本高。那就研究有没有其他办法取而代之。
     如果能够把盐价降下去,于万千百姓而言,是何等好事?
     画饼,激励于人,刘徽挺擅长。
     反正一句话,常康这些人的目标很明确,他们想利于民。
     那就从利于民的方向请他们奋斗。
     制成细盐,刘徽是学过的,可惜,她只记得过程,具体操作。书本上的记载和实际操作存在差距。
     反正刘徽每回看到制出来的盐,并不算满意,见过后世的细盐,对上现在的细盐,不满意,不满意。
     刘彻深吸一口气,他如何能想到让刘徽随便折腾,这一折腾下来,整出来的这些东西,没有一样不让人倍受震撼,足以令大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什么人只管开口,该让人护的地方一点别漏了。你舅舅那儿的人,都信得过。”刘彻突然发现,刘徽手里的两百女兵不太够刘徽用了,“明日,让你舅舅拨三千兵马给你。想怎么用怎么用。”
     嘶,刘徽啊的一声,当下提醒道:“父皇,我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养人。”
     本来是有钱的,造纸术一卖出那会儿,刘徽有钱。
     可惜,一群不要脸的东西想坑刘徽,刘徽便不跟他们客气,钱退给他们,眼下的情况是刘徽手里能用的钱太少。
     “有糖有盐,你还怕没钱?”刘彻哭笑不得的开口。
     刘徽回一句,“糖和盐的事才刚开始,没成。”
     没成的事,怎么能算上?
     刘徽表示刘彻把一切想得太好。
     “放心,三千人父皇养。”刘彻瞧刘徽一副没钱,她养不起人的样儿,忍俊不禁,终是松口。
     “舅舅那儿的人都是舅舅的得力干将,父皇真要是愿意给我人,我还是要女兵。”刘徽得刘彻一句帮她养兵,好说,她要女兵。
     三千人马什么,虽然不多,但刘彻开口,人还是给到刘徽的,刘徽很担心卫青会把最好的兵都挑给她。其实刘徽身边不需要最好的兵。差不多就行。
     是以,刘徽思来想去,不如趁此机会要她的女兵。
     刘彻闻言认真考虑起来。
     仔细观察刘徽的眉宇,刘彻问:“你打算以后领她们上战场?”
     心头凸的一跳,刘徽面上不动声色道:“这是自然,不然我白练她们吗?不上战场练什么兵?父皇到现在还认为我图个好玩?”
     刘彻……
     眼下刘徽才六岁,六岁女郎要上战场,还要带女兵上战场,听起来像过家家似的。
     “父皇要给我兵,是要让我用的。还是跟我一样的好。”刘徽顺势提,上不上战场可以是后面的事,刘徽才六岁,想上战场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比起考虑以后的事,不妨先考虑眼前。
     刘彻为何突然生出念头,要再给刘徽三千兵?
     无非是因为刘徽手里重要的东西越来越多,观刘徽握着的东西,想守住,不仅是在眼前,还有远些的地方。如海边!
     真要是让人弄出不费柴火就能制出盐的法子,刘彻自问都不可能给任何人窥探的机会。
     人给到刘徽,是为方便刘徽有人用。
     不愿意从军中要人,而是要自己征女兵,刘彻有别的担心,衡量之下,认可刘徽那一句,既是给刘徽用的,刘徽想要什么样的人就给她什么样的人。
     “许你。”刘彻一句随你。
     刘徽这回更高兴,“那我要征女兵,对外征。”
     ……刘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怎么有种刘徽早等着这一天的感觉?
     “我的兵让我挑,父皇。”刘徽观刘彻表情一滞,赶紧补上一句,不出意料,刘彻嘴角抽抽,刘徽分外认真的道:“父皇,我的兵我挑!”
     再次重申,只为让刘彻别拿她当孩子一样闹着玩。
     刘彻能说什么,女兵都答应让她练了,别的还重要吗?
     “你挑,任你挑。不过,一应征兵要求,以前没有先例。你不能对她们太好。”刘彻思及刘徽对手下的兵,训练时没有半点顾忌她们是女郎不假,但一群女郎吃穿用度,比霍去病手里的兵好太多。
     刘徽眼珠子一转,“我自己养的兵,又不是朝廷养的,我想怎么养父皇还要管?”
     “这三千兵马是要朕养。”刘彻提醒刘徽一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等盐和糖的事步入正轨,就不用父皇养了。我的兵,认真训练可以留下,我当然不能亏待她们。”刘徽态度摆正,结果刘彻道:“水满则溢的道理你不知?况且,不要忘记,你将来要上战场,对待将士不能一视同仁,你要如何服众?”
     此言不虚。
     若不能一视同仁,很容易让人产生不满。
     刘徽眨眨眼睛,没有辩驳证明她听进刘彻的话。
     刘彻继续道:“为将为君,你不能只记得你是女郎,体恤女郎之苦,待她们分外礼遇。你的区别对待,极有可能在以后成为别人扎向她们的刀。世间残酷,你尚且需要小心谨慎,遑论她们。”
     显然,刘彻明了刘徽为何对女郎们处处厚待,她所能给的,都想给到她们。
     刘徽的198个女兵,能够留下来的她们,或多或少在家中都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刘徽从连翘那儿得知,好些女郎身上都布满伤痕。
     在刘彻看来,刘徽待她们可以好,绝不能太好。
     “其中的尺度?你能把握?”刘彻在此时再问,“接下来你手里就不再是只是区区两百人。”
     养三千人和养两百人,定是有区别。
     刘徽低下头没有说话,明显在思考。
     刘彻不再多言,在刘彻眼里,刘徽毕竟还小,虽然聪慧,也知人性,总是带了几分天真。天真的认为,她对人好,就有可能得到别人对她同样的好。
     怎么会呢!
     世间忘恩负义者不计其数。
     “背信弃义的人不仅是世族大家。”最后,刘彻想起刘徽经历过的事,最好的例子摆在那儿,刘徽不可能忘记。
     果不其然,刘徽打了一个冷颤。
     刘徽不禁开始反省自身。
     刘彻见了桑弘羊,叮嘱他记得将上林苑的研究成果及时反馈。
     桑弘羊第一时间抬首望向刘徽,上林苑内的研究进展刘徽不报给刘彻?
     “阿徽要求太高。”刘彻想到刘徽对糖和盐的要求,竟然认为那样都不算成。实在是气乐了。
     刘徽多一句嘴道:“父皇,要不然直接让常先生负责所有的研究成果,让他定时上书。”
     桑弘羊,刘徽是不太想让他了解他们的所有研究成果。
     并非是刘徽不信任桑弘羊,而是桑弘羊一开始在刘徽这儿的定位就不一样。
     盐的事,真是多亏桑弘羊提醒。否则刘徽真没来得及想这一层。
     盐铁以官营,眼下的大汉,矿铁资源还允许私有的。
     盐就更不用说了,多数的人拿了盐令,想怎么卖就怎么卖。
     桑弘羊在看到印刷术后,不可避免想起盐铁这等关系民生大事。言外之意何尝不是希望刘徽可以想想办法把这事改改。大汉百姓会对刘徽感激不尽的。
     有时候听着桑弘羊他们的话,刘徽不得不承认,至少不用面对那群有心要坑刘徽的世族大家,喜欢用各种规矩约束人,偏从来不遵守那些规矩的人所产生的恶心。
     坏人,好人,刘徽认为,有时候看着桑弘羊和常康他们,心情会好很多。
     桑弘羊在听到刘徽要把事情交给常康去办后,可见松一口气。
     纵然刘徽养的这些人,因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原因,得封官的人并不在少数,还是有所区别。
     桑弘羊的志向不在上林苑,而在更长远的地方。
     刘徽明了,更无意让朝堂上的人来管上林苑这一群搞研究的人。
     目标不一样,要求不同,方向会不同。
     虽然刘徽的目标同样也不在上林苑,但她握的是大方向,如此一来,其实只要一个人可以及时给刘彻上报研究成果就成。
     刘徽是真认为有些研究成果不够,可以放一放再报。
     “那便如此定下。常康,让他来见见朕。”刘彻闻常康之名久矣,从来没有见过。
     既然以后需要常康上书,眼下常康有官位了,按刘徽提议,针对上林苑的人,另设一个官衙,叫中科院。科,科学研究,这里面的人都是专门从事研究的,至于官至于几品,且看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有利于大汉,品级可以不断上升!
     刘彻是个听劝的,尤其这样一群人的用处还是刘徽发现人尽其才,中科院,行,就这么定下。
    &nb

第15章 私兵还是大汉军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