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徽眨眨眼睛道:“四路兵马出,独一路兵马胜归。父皇,您竟然还问我?”
     面对坑问题,不好意思,刘徽以反问回之。
     谁有本事,谁没有本事,摆在明面上,还用说?
     刘彻成功被噎个正着。
     结果一个低头发现,霍去病吃了他好大一片棋子。
     哈,一个两个,攻其不备。
     刘彻同刘徽道:“你自个儿说的,将来要出击匈奴,要是让你打,你要怎么打匈奴?”
     逼刘徽不想说也要说,中心思想一个,刘徽既然想将来出击匈奴,眼下就得拿出本事。
     “父皇。我才五岁。”刘徽不是不知道如何答,而是适时的提醒提醒刘彻,太坑孩子不友善。
     收获刘彻瞥过来的眼神,刘徽马上道:“刚刚表哥已经说了,父皇还问我。是觉得表哥说的办法不合心意?还是不可行?”
     刘彻的心思明显全让刘徽看穿,刘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行,不问了不问了。你的长处暂时看来在于识人用人。去病嘛,将来定要比卫青更出色。”刘彻对霍去病寄以厚望,大汉能将不能只有一个。他能培养出一个卫青,就可以培养出第二个卫青。
     刘徽听着笑笑,跟卫青和霍去病比打仗,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好。
     不过,刘徽想到武器,大汉的铁,冶铁技术暂时相当不行。她让人改进,不知道改进成什么样了。
     “父皇,我们什么时候去上林苑?”一大早霍去病问什么时候去上林苑,刘徽现在也问, 刘彻问:“就这么迫不及待?”
     话说着视线落在刘徽身上,无声提醒,就算现在可以去上林苑,刘徽能下榻?
     “父皇,比在宫里方便,您是没有看见,多少人盯着我的腿。”刘徽眼珠子一转,没有做成的事不好提,反正有练兵作为借口,足够了。
     刘徽在大汉几年,读书识字不间断,还有别的也从来不松懈。
     正所谓科技技术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大汉这个时候用的都是重剑,连菜都是煮的。
     试问作为一个吃过无数炒菜的孩子,不考虑其他,哪怕为一口吃的,不应改进一下冶铁工艺?
     更别说如今还没有马鞍,马蹬等一系列配套的东西,刘徽但凡把这一切补上,对大汉而言将意味着什么?
     刘徽之前让人小打小闹,毕竟她认得的人不算太多。
     可是呢,自打卫青受刘彻器重以来,投入卫青门下的人不少,刘徽日常没少跟卫青混,一来二去,在卫青门客中让她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人。
     这样的人,在外人看来是不学无术,只会胡闹的人。
     但在刘徽看来,动手能力强,脑子好使,不拘小节,妥妥是可以随她天马行空一通研究的人。
     是以,刘徽毫不犹豫决定从自家舅舅那儿借人。
     至于借来人之后用来干什么,刘徽没告诉卫青实话。
     养门客在这个时代是常态,门客三千是地位财富的象征,门客有用无用,在于谁怎么用。
     卫青对刘徽要一两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说是要捣鼓好玩的,对方也愿意,卫青二话不说把人给出去。
     至于刘徽到底用来干什么,人是养在上林苑,还是跟宫中一群巧匠在一块,瞧着不像会闹出别个大事的样子,卫青便丢开不管。
     刘徽想的是上回去上林苑看到的进展,这回应该大有进步吧。
     刘彻让刘徽一提,不知刘徽想去上林苑还有别的盘算,扫过身后的人,也觉得与其在宫里待得闷,不如去上林苑,正好让刘徽准备准备。
     “后日去。”刘彻的目光在刘徽和霍去病身上转一圈,两人想往上林苑去的目的差不多。一心要灭匈奴的刘彻,最乐意看到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的局面。
     想去上林苑,去呗。
     “谢父皇。”一听后日就能去,刘徽笑得眉眼弯弯道谢。
     “陛下,我输了。”霍去病和刘彻的一盘棋,在刘彻逗着刘徽说话的功夫,也分出胜负。
     霍去病神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输棋而不满,但目不转睛的盯着棋盘,似在寻找为何而败。
     刘徽听到这话,慢慢下榻,一副膝盖痛的架势走来,看在眼里的刘彻,刘徽真是装得像模像样。尤其能够在榻上躺了一天。
     单就这沉稳的性子,刘彻得承认,在当年他绝没有这样稳得住。
     “表哥,姜还是老的辣。”刘徽看一圈棋盘,由衷感慨。
     收获刘彻扬眉,这话听起来不像是夸他。
     “没事,早晚有一天我们肯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须气馁。”刘徽努力安抚霍去病。
     霍去病瞥过她一眼,透着无奈和宠溺道:“我是在想从哪一步棋开始我落了下风。”
     没想到刘徽一听上手将棋盘打乱,霍去病瞪眼,他还没想清楚,刘徽怎么出手了?
     “棋无二样。想这一步棋怎么起死回生有什么用,下一回父皇又不会下在同样的位置。输了就输了,往前看,别回头。又不是输不起。”刘徽顺势一通劝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霍去病一想,对哦,棋不会下一样的,他找到解决这一盘棋的做法又有什么用?
     刘彻一指弹在刘徽的脑门,刘徽吃痛捂头,刘彻道:“你倒是不回头,也是不懂吸取教训。”
     刘徽不太服气的瞅向刘彻,刘彻横她一眼,“不是?”
     “是是是,父皇说什么是什么。要不你们再下一盘?”刘徽小声询问,想复盘,复盘去。
     “你记住,输是输得起,输也要知道为什么输。棋无二样,同样的法子,不代表不会有人再用。复盘能让你了解敌人。下一次绝不会再栽在同一个问题上。有必要。”刘彻顺势教起刘徽,对刘徽刚刚教霍去病的话明显不认同。
     刘徽眨眨眼睛,刘彻岂不知刘徽的心思,道:“改日让卫青给你说说龙城之战。”
     纸上谈兵没用,来实战。
     卫青一个刚打胜龙城之战的人,在刘徽心中份量不一样。
     打仗,亲身体验和从别人嘴里听说后说出来的人,并不一样。
     “好啊好啊。表哥听过了吗?”刘徽求之不得,她很想知道卫青是怎么找到龙城,再怎么杀得匈奴片甲不留的。
     “还没有。”霍去病如是道,也颇是期待。
     卫青自胜归之后,忙得不可开交,刘彻把人时时带在身边,以至于霍去病想听听卫青龙城一战具体怎么打的都没有机会。
     霍去病和刘徽两人齐刷刷看向刘彻,眼里都是热切的希望。
     刘彻乐了,“这个时辰不早,卫青今日来过九华宫了。再把人喊进宫,你们倒不心疼你们的舅舅。”
     啊,对,卫青不住宫里。
     现在的卫青不再是从前作为皇帝近侍的时候,长伴左右,他们想什么时候见卫青都能见着。
     刘徽失落的挥挥手,“明天。舅舅回来忙得不可开交,我们让舅舅歇歇吧。”
     对此,霍去病认同。
     “陛下,晚膳备好了。”此时,卫子夫行来,提醒刘彻,该用膳了。
     刘彻起身道:“好,用膳。”
     刘徽当下要迈步,霍去病先一步蹲下道:“徽徽,我背你。”
     瞧这警惕性,非常高。
     戏做全套,莫过于此。
     刘徽既装了一个久跪伤了膝盖的人,暂时这一两日,得牢记。
     刘彻最大一个优点是说到做到,说了后天往上林苑去,便往上林苑去。
     然后,刘徽当下让霍去病带她去之前让人研究冶铁工艺的地方,结果刚到,突然察觉一阵寒光闪过。
     背着刘徽来的霍去病第一反应将刘徽放下,他要先进屋查看情况,屋里传出一阵惊喜的声音,“太好了,成了,真的成了。”
     听到这话,霍去病转头。
     刘徽让霍去病放在地上,听到所谓的成,刘徽惊喜无比,迈脚要往屋里跑,又想起虽然是在上林苑,人多口杂,赶紧拍拍霍去病的手,“表哥,走,成了。”
     什么成了。
     乍一听有那么一会儿霍去病没反应,随之想起刘徽让人在这儿研究的东西。
     成了吗?
     立刻弯下腰背起刘徽往屋里跑!
     一进门,霍去病的视线便落在门前一个拿着剑的人身上。
     是的,霍去病第一时间看到的是剑,方才他在屋外感觉到的寒光,是这一把剑在阳光折射下反射出去的。和霍去病从前看到的重剑不同,让人拿在手里的这一柄铁剑,在看到的第一时间,霍去病脑子闪过四个字,薄如蝉翼。
     “公主,霍郎君。”屋里有男有女,其中一个有福态的男子常康看到刘徽时,眼睛闪闪发亮,“公主,成了,我们一直在改进冶铁工艺成了。公主看这把剑,轻薄而且削铁如泥。”
     握剑在手的是一个女子钟离没,如痴如醉的望着手中的剑,听到常康的话,激动的将剑递给刘徽。
     “表哥试试。”剑呢,郎君们谁不想要一把好剑。霍去病也不例外。
     自进屋,霍去病满心满眼只有剑,把刘徽放在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剑,根本挪不开眼睛。
     剑递来,刘徽其实并没有过多激动,毕竟冶铁技术,这样的薄剑,她见过了。
     因此,先让霍去病感受一下这柄剑吧。
     霍去病不曾推辞,他正求之不得,得刘徽一句话,不曾犹豫的伸手。
     剑在手,霍去病第一感觉是轻,比之以前他所握过的那些剑,轻得太多了。
     刘徽道:“出去外面试试。把能砍的东西都砍砍,看看剑的锋利和韧性。”
     薄是为了减重,不代表薄了之后失去剑的性质,比如锋利程度和韧性。
     要是不够锋利,韧性也不行,这样的剑便只能是摆设。
     霍去病抚过剑,并不掩饰他对手中这把剑的喜欢。
     随后,霍去病往外走去,一如刘徽所说的那样,尝试挥舞砍在院中的木头和石头上。
     见霍去病挥剑连石头都斩开了,所有人的眼神都变得热切了。
     “好剑。”霍去病试过,由衷称赞,转头冲刘徽问:“徽徽,这把剑能不能送给我?”
     刘徽的视线落在常态身上,剑不是她铸的,她说了不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霍郎君喜欢便拿去。其实剑还可以再改进,以后打造出来的剑会更好。”常康跟霍去病解释,本意是让霍去病大可不必如此着急。
     “我要这一把。”凡事也说缘分,有些剑一眼看见他便喜欢上,有再好的他都不要,只要这把。
     “请。”剑遇主,能够相互融合,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霍去病得了好剑,当下舞起剑。
     霍去病自幼和卫青习武,一身剑法极是不错,看得都有人想跟霍去病切磋切磋了。
     好在让一旁的人按下,指向刘徽。
     刘徽知道霍去病高兴,一来得了冶铁技术进步的好消息,刘徽道:“诸位都是有功之臣,我一定会为诸位向父皇请功。”
     啊,一听刘徽要为他们请功,都让人傻眼了。这,这也算有功吗?
     怎么能不算有功?
     冶铁技术进步,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刘徽马上想到马具,一套的马具。
     马具是什么时候才开始推广的?刘徽没有印象,反正现在大汉朝还没有。
     一旦将马具推广,对于对抗匈奴这是何等大功?
     刘徽马上顾不上霍去病,当下让他们试着弄。马鞍,马蹬,这些能够赶紧弄出来的,配上一套,做成让刘彻亲自感受,再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了。
     “公主请说。”刘徽进屋,在地上画出马鞍和马蹬,仔细补充要求,她只知道形状,具体怎么用,刘徽道:“这是要用在马上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马儿。”
     听到刘徽的话,不得不说,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随之,不好意思了,都顾不上刘徽,按刘徽说的尝试去做,末了还有人提醒,“得有马,我们才能知道到底怎么样才合适。”
     马呢,这在大汉更是稀缺物,很多人连见都没有见过。
     针对刘徽提出的条件,确实有人可以想要,要是有一匹马,更利于他们确定 ,到底是不是达到刘徽提出的要求。
     刘徽当下冲人道:“去找我舅舅,让他借一匹马。”
     马的事对刘徽不是什么难事,牵来又不是不还。
     借来用用,只要能够让人确定东西如何安放,这就很快能够解决问题。
     霍去病在外头练剑,得了一柄好剑,霍去病喜不自胜,也顾不上刘徽。
     刘徽嘛,装着慢慢走,好在不用她走远,装还是要装得像样一些,以免传到王太后耳中,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公主,马来了。”卫青对刘徽自来是有求必应,何况是一匹马而已。
     瞧那啥也没有的马背,骑在马上,真得是骑术不错,否则一摔一个准。
     有了马鞍保证坐得舒服,再有马蹬,上马双脚有了支撑,至少不用担心骑马的人轻易掉下去。
     刘徽立刻跟人到马前,把马鞍和马蹬的事仔细跟人指出,这下霍去病都不练剑了,惊喜的听着刘徽说出来的东西,看向刘徽的眼睛亮闪闪,“徽徽你怎么想到的?”
     刘徽能说实话吗?只能稍不要脸的道:“我学骑马了,不想像表哥一样悬空着脚,骑一会儿也就算了,要是骑久了,腿不舒服。屁股也不舒服。像舅舅他们长途奔袭,一准更辛苦。我就想,要是能坐上面,再有东西托着脚多好。”
     不得不说,刘徽这个理由听起来没什么问题。想到刘徽一向喜欢享受,从来都不会让自己吃亏。学了骑马,感觉到不舒服,刘徽就开始捣鼓,是刘徽会干的事。
     “今天能做出来吗?”霍去病显得迫不及待,蹲近一旁正在讨论如何下手的人问。
     “有问题提出来,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一定比一个人想要快。”刘徽只知道马鞍和马蹬大概的样子,具体怎么制作出来,她是真不知道,只能寄希望于这些能工巧匠。
     “马鞍也要用铁吗?那不是烙屁股。”有人问。
     刘徽笑了,“不拘不拘,只要能坐得舒服,便于行军即可。有什么好东西只管用,最好是不难求的。”
     一听刘徽补充的要求,对啊,大汉眼下最大的敌人是匈奴,便于行军,是要用到军中的。瞬间,一个个更受振奋,这可是于大汉有大利的事。
     霍去病没有多嘴,在旁边听他们讨论,以至于,天都黑了,两人愣都是没有回去。
     刘彻还好,卫子夫让人来请过好几次,得到的是他们要晚一点回去的消息。
     一问,得知刘徽和霍去病在铸铁的地方。卫子夫拧起眉头透着不满的问:“怎么跑那里去了?”
     铸铁的地方,人多而且杂乱,卫子夫想不出刘徽去那儿干什么。
     以至于刘彻来了,听说刘徽和霍去病呆一天了,还让卫青给他们准备了马。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刘彻一眼扫过身后的内侍方物道:“你去问问。”
     都天黑还舍不得回来,铸铁还有什么好看的不成?
     刘彻微拧眉头,方物得令,马上前去。
     结果没一会儿回来了,面露难色的道:“公主和霍郎君都说在准备给皇上一个惊喜的礼物,让皇上别催,别急,等做好了一定立刻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一听是要给他准备礼物,刘彻当下道:“既如此就由着他们去吧。都那么大的孩子了,饿不着他们。我们用膳。”
     卫子夫纵然心里不太踏实,听到刘彻的话还是没再多嘴。
     不过,刘彻道:“让人去看着

第3章 选女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