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杨大海一路纵马,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在眼前闪过,生机勃勃!
等黑土地被犁铧翻成一道道的波浪,杨大海定的两百斤60度的烧刀子终于好到了。
杨大海打开盖子一闻,一股子清冽刺激的酒味儿直冲鼻子!
说实话,山好水好粮食好,酿出来的酒就没差劲儿的。
当然,咱们说到这儿就得有人问了,那怎么大兴安岭附近就没出过有名的酒呢?
说这话咱不抬杠,当年周总理喝过北大仓,说有茅台的酱香意思,就是淡点儿。
就这,大东北都没给北大仓营销起来!
主要也赖东北人太实在,不会讲故事,也不会到处吹牛逼说喝白酒能消毒,活血,有益健康的。
东北人喝白酒,得够度数。
得是一口一条火线辣到胃里那种!
搁小作坊定个几百斤的高度小烧,按自家习惯泡点儿人参枸杞灵芝,虎骨鹿鞭蛇啥的,一年的口粮酒就齐活了。
三间瓦房,一盘土炕,外面飘着大雪花,炕上放着小方桌,吃着热气腾腾的酸菜白肉,再来一口自家泡的高度小烧,那不比喝瓶装的五粮液带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咱们废话不多说,酒到了,还得等托赵奎弄的麻醉针。
为啥呢?
要想割鹿茸,得先用吹管给公鹿打麻醉针。
如果不打麻药,五六个大小伙子都不准能摁住它。
要是让公鹿一蹄子踹身上,保准青紫一大片!
又等了两天,赵奎亲自过来送了一盘麻醉针,一切都齐活了!
杨大海开着面包车,拉着一车人突突突的就上了山。
等到了地儿,一拉车门,张亮亮,韩永勤,杨大山,孙秀芬,李梨,王老爷子,王大,王凤环,杨云亭,杨云云,张硕,陆陆续续的下了车。
大兴眼珠子瞪的老大,看看眼前乌泱泱的人群,再看看面包车,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梅花鹿一见那么多生人走近,立马一起躲了起来,只留脑袋探出来,乌溜溜的眼睛睁的圆圆的,观察着杨大海等人的一举一动。
“梅花鹿胆子小,你们先熏点儿烟,去去人味儿。”
大兴在地上点燃一堆湿润的树枝子,上面又压了些残雪和土,那一股股的小青烟就冒了出来。
杨大海等十几个人围着火堆,熏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流!
不过这个方法见效很快,去了人味儿后的众人,好像融入了大自然。
张亮亮捡起几根沁了盐水的嫩树枝,朝着梅花鹿群晃了晃。
没多大会儿,一头胆大的梅花鹿敌不过诱惑,试探的走过来,衔起嫩树枝咀嚼起来。
其他的梅花鹿见没有危险,也纷纷上前。
大兴深得梅花鹿的信任,他手拿针管,干净利索的就给一头蹭过来要棒子粒吃的大公鹿来了一针!
其他人在后面紧张的看着。
过了抵有个两三分钟吧,大公鹿摇摇晃晃的栽倒在地!
“呼~”
杨大海长呼一口大气。
这还是他第一次割鹿茸,进展到现在还挺顺利的!
大兴用早就准备好的麻袋盖住大公鹿的脑袋和眼睛,防止一会儿万一它醒过来,看到刀子和陌生人会害怕挣扎。
接着,杨大山用麻绳紧紧勒住鹿茸的根部,然后用磨的锋利的小锯割鹿茸。
割没有骨质化的鹿茸,一锯下去就会喷血。
这也是为什么要用麻绳勒住鹿茸根部的原因,止血!
鹿茸下面早就放了小烧儿,当下那一滴滴的鹿茸血就落到了白酒里,氤氲成丝丝缕缕的红色。
一只鹿茸只能放二两血,放多了鹿受不了。
杨大山割完左边割右边儿,等放完血,一把草木灰捂到渗血的鹿角盘上,效果立竿见影,立马就不流血了。
喜欢。
第594章 割茸,泡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