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9;锦芯土39;,就像织锦时换色线,层次分明才够牢。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婆拄着拐杖,把锦线系在芦苇上做标记:34;我年轻时织过锦被面,七层纬线才够厚,这堤坝也得层层夯实才行。34;她用脚踩踩地面,黑土从指缝里冒出来,34;这土真肥,筑完堤种稻子,准能长到齐腰高。34;
     越人老婆婆背着竹篓路过,篓里装着野藕。李氏女儿笑着递过块锦帕:34;婆婆,换您的藕尝尝?34;老婆婆接过去,摸了摸锦帕上的稻穗纹,突然往她手里塞了把藕,又指了指图纸上的堤坝,嘴里34;呜呜34;地说着什么。
     李氏女儿眼睛一亮:34;您是说,这里的水冬天会结冰?得把堤坝筑得更深些,防冰裂?34;老婆婆连连点头,笑得满脸皱纹。
     平阳侯家儿媳正在搭医署,用竹竿当架,锦布当顶,转眼就支起个亮堂堂的棚子。
     女医官秦娘把草药往陶罐里放,鼻尖沾着草屑:34;这是39;防水蛭草39;,捣成泥混着锦缎灰敷伤口,防感染。34;她举起片叶子,34;前儿有个迁民被水蛭咬了,敷上这个,半天就消肿了。34;
     个越人汉子捂着腿进来,裤脚渗着血。秦娘赶紧拉他坐下,解开裤腿一看,伤口上还粘着个水蛭。她麻利地用盐粒撒上去,水蛭蜷成个球掉下来。
     34;别怕,34;她边敷药边说,34;你们的39;防蛇草39;能治蛇咬,我们的39;防水蛭草39;能治这个,以后互相换着用,好不好?34;汉子愣了愣,忽然从怀里掏出个药囊递过来,秦娘闻了闻,笑道:34;是治肚子疼的吧?多谢啦!34;
     申时的雨突然变急,像瓢泼似的。临时围堰在雨里却稳稳站着,雨水顺着堤坝的纹路往下流,像锦缎上的暗纹。
     王老实站在坝上,摸着混了锦线的泥土笑:34;黄博士说的39;八重锦堤39;,果然抗涝!前儿我还担心,这软乎乎的土筑的堤,经不住水泡呢。34;
     林巧儿踩着泥泞跑过来,手里的测绳浸得透湿:34;王大叔您看,这堤用了织锦的密度原理,越湿越紧实。您摸这纹路,水渗得越均匀,堤坝越稳。34;她指着远处的越人,34;他们都看呆了,说这是39;会喝水的堤39;,比石头堤聪明。34;
     阿蛮带着几个越人扛着木料过来,往堤坝上堆。王老实拍拍他的肩:34;多谢啦!等筑好了堤,教你们种占城稻!34;阿蛮咧嘴笑,用刚学会的汉话喊:34;好!稻子...长!34;
     酉时的暮鼓34;咚咚34;敲过,雨停了。34;气密粮舱34;的门一打开,白花花的粟米晃得人睁不开眼。
     迁民们捧着陶碗,手都在抖。34;这是卫夫人算好的首岁粮,够吃到秋收。34;黄月英高声说,34;明日修芍陂,每户先领改良犁和占城稻种,女水官上门教治水!34;
     张老汉抓起把米,眼泪34;吧嗒34;掉在米里:34;在老家,过年才能见这么白的米。34;他忽然给黄月英作揖,34;多谢朝廷,让咱有田有粮,踏实!34;旁边的后生们也跟着喊:34;踏实!34;声音在巢湖上荡开,惊起一群水鸟。
     夜漏三更,刘妧在阅卷阁看急报。黄月英写道:34;迁民用织锦换了越人的39;防蛟鱼油39;,涂在木桩上防蛀;芍陂能扩灌万亩,越人愿出劳力换耕牛。34;
     附页的锦帕上,李氏女儿画着34;经纬堤坊34;——汉式房屋和越人吊脚楼挨在一起,中间的田埂像锦线,把家家户户连起来,像幅活的织锦。
     陈阿娇披着夜露走进来,鬓边的珍珠沾着水汽:34;女户们说,越人爱看织锦堤,有个老族长还求着学39;锦芯土39;法呢。34;她展开信笺,上面绣着越人围着林巧儿看图纸的样子,旁边写着:34;织锦堤比石头堤更得水神心,连雨都不敢欺负。34;
     卫子夫捧着《筑堤记录》进来,册子里夹着片晒干的防水蛭草:34;陛下,迁民无一人因水患病,女医官还教会越人用草药防蚊虫。34;记录末页的锦帕上,算筹刻着34;堤坊成活率百分之百34;。
     刘妧摸着34;庐江田宅券34;,听见远处机杼响。34;那是女户们在赶织39;防水锦39;,34;陈阿娇笑道,34;说要给越人当门帘,既挡雨又好看。34;
     34;传旨,34;刘妧在奏报上盖印,朱红印泥像朵花,34;庐江郡按39;经纬堤坊39;建城,迁民筑的堤,永为江左屏障。34;
     34;哀家早让尚方署铸了39;江左堤印39;,34;陈阿娇的镯子叮当作响,34;印钮刻的是锦缆与水纹,盖在田券上,比铁券还管用!34;
     此刻的芍陂,月光洒在新筑的堤坝上。王老实弯腰插下第一株占城稻秧,泥水溅在裤腿上,他却笑得满脸褶子。想起长安漏风的旧屋,再看看眼前的田垄,忽然明白迁民的意义——不光是有田种,是把日子种得像江南的稻田,扎实又饱满。
     不远处的织锦棚里,李氏女儿正教越人女子织34;防水锦34;,织机34;咔嗒34;声和巢湖的浪涛应和着。越人女子的手指还很生,织出的水波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34;这样织,纬线紧些,水就渗不进来了。34;李氏女儿握着她的手,把丝线穿过经线。
    喜欢。
  

第23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