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胡帐里的羹汤结了冰壳,算学帐里的还冒着热气。
     34;你的九道羊毛毡,怕是掺了骆驼毛吧?34;刘妧拿起呼衍涉掉落的羊皮碎片,放在火上一烤,立刻散发出刺鼻的焦味,34;真羊毛烤了是焦糊味,骆驼毛是臭味。前儿个军需官查库,你送来的39;上等羊皮39;,有三成是骆驼皮冒充的。34;
     呼衍涉脸色煞白,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帐绳。霍去病眼疾手快,按住他身后一个摸刀的降卒,从那人靴筒里搜出张纸条,上面用胡文写着:34;毁汉帐一顶,赏酒十石34;。
     当天下午,工坊里忙得热火朝天。老军匠李守忠戴着老花镜,正在鞣制羊皮,旁边的大缸里泡着石灰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34;这羊皮得用米泔水浸三天,去净碱味,34;他用木杵捣着羊皮,胳膊上暴起青筋,34;去年冬天我给儿子做了件羊皮袄,就是碱没去净,结果穿了半个月,皮肤烂得跟蜂窝似的。34;
     张小七蹲在一旁,用算筹计算着火墙管道的长度,旁边摆着块木板,上面画着帐篷的结构图。34;李师傅,这火墙绕帐三圈,得用九丈青铜管子,34;少年指着算筹说,34;卢修斯师傅说,管子上得凿些孔,热气才能散出来。34;
     傍晚时分,卫子夫派来的密使到了,马车里装着几箱棉甲,还有个沉甸甸的食盒。34;娘娘说,漠北的儿郎们受苦了,34;密使低声说,递过一个绣着凤凰的锦袋,34;这是新制的暖手炉,里面装着艾草炭,能暖上大半夜。34;食盒打开,里面是几个陶瓮,装着炖得烂熟的羊肉,热气腾腾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妧让人把羊肉分给伤兵,小李捧着陶碗,眼泪掉在汤里:34;有两年没闻着这味儿了......34;旁边的老王头吸着鼻子:34;娘娘心善,还记得咱们这些粗人。34;
     深夜,刘妧和卢修斯还在琢磨火墙的布局,案上摆着个帐篷模型,上面插着细竹条当管道。34;在高卢,我们用火炉烧炭,管道走屋顶,34;卢修斯用树枝比划着,34;但漠北风大,管道得埋在地下。34;他带来的羊皮图纸上画着复杂的烟道系统,旁边用拉丁文标注着34;热量上升34;。
     张小七打着哈欠,用算筹摆着几何图形:34;埋地下三尺,管道斜着走,热气就能顺着上来。34;他忽然抬头,34;公主,李师傅说,羊皮毡得缝双层,中间塞蒲绒,比兽皮还暖和。34;
     这时,帐外传来脚步声,是霍去病送来了刚熬好的姜汤。34;呼衍涉在自己帐里待了半夜,34;他低声说,34;我路过时,听见他在跟儿子念叨39;汉人的火墙真好39;,还说要把自己的狼皮袄拆了缝毡子。34;
     天快亮时,第一顶算学冬帐终于完工。刘妧让人在帐外立了块木牌,上面刻着:34;保暖防潮,可容十人,火墙温度可调34;。呼衍涉带着几个降卒远远看着,他身上的狼皮裘衣敞开着,里面露出件打了补丁的汉军棉袍。
     试住的士兵们钻进新帐,立刻爆发出欢呼。34;暖和!跟老家的热炕头似的!34;一个老兵脱了鞋,把冻裂的脚伸到火墙旁,34;昨儿个我这脚还疼得睡不着,这会儿都快出汗了!34;小李小心翼翼地把溃烂的脚踝凑近热气,脸上露出舒服的表情:34;公主,这火墙要是能搬回家,我娘就不用在炕头铺稻草了。34;
     刘妧站在帐外,看着雪花落在火墙的青铜管道上,瞬间融化成水珠。远处的匈奴营地炊烟寥寥,而汉军营地的新帐顶上,正升起袅袅的热气,在灰蒙的天幕下画出温暖的弧线。她想起小李说的34;搬回家34;,忽然觉得这漠北的风雪,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熬了。
    喜欢。
  

第173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