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符文,与匈奴巫祝的诅咒符一模一样。34;
     申时三刻,演武场化为验田台。张小七操控的34;木鸢34;振翅升空,这架仿照《墨经》记载复原的飞行器翼展五尺,机腹嵌着青铜摄像机,机翼上刻着34;飞鸢一日千里34;的铭文。当它掠过李崇田庄时,抛下的智能土壤监测仪如蒲公英般散落,全息地图上顿时绽开数千个红点——那是未申报的隐匿良田,其间还夹杂着几处用算学符文标记的窖藏。
     34;此乃祖上祭祀田!34;隗崇额角冒汗,却被算学碳十四测年仪打断。仪器的铜盘转动三圈后,竹简吐出34;墨迹氧化五年34;的结果。刘妧将伪造地契掷于案上,算学显影液下,34;钩弋宫印34;的朱砂新鲜如昨:34;五年前你祖父刚下葬,这39;三代单传39;的地契,是从哪座坟里挖出来的?难不成你家祖坟能生地契?34;
     亥时初刻,司农寺烛影摇红。刘妧用算筹在沙盘上摆出陈留郡的人丁田产,红筹代表豪强,不过三十余枚;蓝筹代表贫农,密密麻麻铺满沙盘,如繁星缀空。徐偃忽然从锦盒中取出一枚青铜算筹,筹身34;文景34;二字被磨得温润:34;先父曾用此筹算39;三十税一39;的富民账,那时的算赋,是百姓田间的稻穗,不是豪强窖里的黄金。如今这红稀蓝密的沙盘,倒像是豪强剜去了百姓的心头肉。34;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那就让旧筹算出新天下。34;刘妧将算筹放入稽查仪,机器轰鸣着吐出高后时期的《按产征税简》,34;田亩为算,口赋为佐34;的字迹虽褪,却力透纸背,34;苛政之名,不过是既得利益者泼向改革者的污水。34;她转头望向徐偃,目光坚定,34;徐公可还记得,文景之治时,仓廪丰实到粟米腐于仓,而如今呢?百姓连粟米壳都要磨成粉充饥。34;
     子时三刻,武帝密旨随八百里快马送达。刘妧就着烛火读罢,不禁轻笑——密旨尾端用算筹刻着:34;朕闻高后之制,思之若渴,望卿等以算学正乾坤。34;徐偃抚过34;天税34;印鉴,老泪纵横:34;萧相国若有此器,当年何至于在月下追韩信时,还在为粮饷彻夜不眠?算学非苛政,实乃富民之术啊。34;
     卯时初刻,李崇府门前。算学评估仪的激光扫过假山,山石开裂处金光夺目,百宝箱里的金饼与玉器反射着晨光。李崇跌坐在地,锦袍上的谷穗纹蹭着仪器铜锈,眼睁睁看着管家将传家宝搬上税车。远处传来孩童清亮的童谣:34;算学秤,量奸贤,豪强哭,百姓欢,按产征税天下安...34;
     晨雾中,张小七蹲在王婆的豆腐摊前,教她用评估玉简:34;您这石磨,按《考工记》39;车人之事39;的折旧法,每年可抵五十钱税。等虎娃开春上学,这五十钱能换半担笔墨纸砚呢。34;王婆布满老茧的手划过玉简,抬头笑道:34;敢情这玉简比我家石磨还金贵?那我得好好收着,给虎娃娶媳妇时说不定能当聘礼。34;话音未落,34;追风34;忽然冲向街角,扒出个埋在土里的木偶——那绣着蜀锦的人偶身上,赫然刻着34;税改族灭34;四字,裙摆处还绣着李崇府的纹章。
     霍去病递来大月氏的求书,羊皮纸上的胡文旁注着算学公式:34;公主,西域诸国都在学我大汉税政。莎车王说,若能学会按产计税,他们的骆驼商队能多走三趟长安。34;刘妧望着未央宫阙,摸出袖中算筹——筹身上的34;均34;字被磨得发亮,那是她昨日在东市与百姓算赋时留下的痕迹。下一站,该是北军大营了,那些在沙场上弯弓的女子,也该用算筹为自己挣个封妻荫子的前程。
     司农寺的青铜漏壶重新注满,平准仓的机械臂仍在运转,东市的算珠算盘声与晨钟应和。刘妧站在司农寺门前,看着李崇的鎏金马车驶离,车上的税赋清单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她忽然想起徐偃的话:34;算赋不是苛政,是丈量天下公平的尺。34;而这把尺,终于在算学的光照下,开始丈量出一个更清明的大汉。
    喜欢。
  

第12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