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武场高台,手搭凉棚望去,见数十辆马车驶出宫门,每辆车都用青布帷幔遮得严严实实,驾车的士卒腰间佩刀却露着钩弋宫特有的云纹:34;怕是在转移39;祥瑞39;典籍,去年冬至那39;赤雁祥瑞39;,说不定就是用算学伪造的时辰和方位。34;他跳下高台时,护腕铜扣与李淳风腰间的算学圭表相触,在地面投出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34;的小篆投影,光影摇曳,竟与演武场石缝里钻出的野草交织成趣。
亥时初刻,算学别科灯火通明。刘妧站在讲台上,用算筹在沙盘上摆出直角三角形:34;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算学之理,便藏在这俯仰之间。34;她取过陈二的绘图仪,在帛上画出城墙剖面图,旁边标注着34;投石机射程=勾股弦合仰角四十五度,射程最远34;等字样,34;若敌兵临城,需先测敌营距城墙步数,再算投石机仰角,用算筹算出抛物线,方能精准击敌,不伤城内百姓。34;
台下弟子忽然齐声背诵:34;算学一道,丈量乾坤;工匠入仕,国强民殷;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经术算学,如车两轮......34;这是刘妧亲自编的《算学歌》,由李延年谱成秦歌调子,此刻在夜空中回荡,惊起檐下栖息的雀群。工学弟子们以掌为鼓,拍得案几34;咚咚34;作响,连烛火都跟着明灭不定。
子时三刻,黄门官举着灯笼跌跌撞撞闯入,灯笼上34;太学34;二字被风吹得歪歪扭扭:34;公主,陛下密旨!34;刘妧就着烛光读完,不禁轻笑——密旨里,汉武帝不仅赐算学别科34;太学正统34;印信,还命公孙弘任算学经义祭酒,34;着其每日研习《九章算术》,与算学博士论道,以正视听34;。李淳风接过竹简,从袖中掏出一卷纸,纸上墨香未散:34;公孙弘昨夜托人送来《九章算术》批注,在39;方程章39;写着39;算学与经术,犹水火相济,缺一不可39;,字里行间透着颤笔,怕是写时手都在抖。34;
卯时初刻,授印仪式在太学广场举行。刘妧将青铜印信递给李淳风,印钮雕成算筹堆叠之形,侧面刻着34;算学博士34;四字,篆文边缘还刻着一圈细小的算筹纹路,与传国玉玺的龙纹遥相呼应。李淳风双手接过,向台下工学弟子展示,阳光照在印信上,投出一圈圈算筹形状的光影。
申公站在人群中,悄悄将怀中的《算学非圣论》撕成碎片,扔进一旁的算学废料箱。箱里早已堆满儒生们丢弃的《论语》夹页,有人在34;学而不思则罔34;旁写着34;思而不学则殆,学算学也34;,还有人用炭笔在孔子画像旁画了算筹,惹得旁边的工学弟子指指点点,发出低低的笑声。
晨雾渐散,陈二戴着青铜工匠徽章走出太学,立刻被百姓围住。卖菜的王翁拽着他的袖子,竹筐里的青菜还滴着晨露:34;陈师傅,西市排水渠啥时修?我那畦韭菜去年被淹得只剩根儿了。34; 34;明日就开工,34;陈二掏出算筹,在王翁掌心画着示意图,粗粝的指腹蹭得王翁掌心发痒,34;先用算筹定好每丈坡降五寸,再按图挖渠,渠底铺石板防渗漏。王翁放心,以后雨天您的菜筐能搁干爽地儿了。34;
人群中忽有人举起一本书,书页间掉出一张泛黄的帛纸:34;快看,这《算学百问》里夹着钩弋宫的假帛书!34;众人凑近,见帛书上34;孔子曰:算学,益于国计民生34;的字样,在晨露中显出底下的34;钩弋宫制34;暗纹,墨迹边缘还透着龙脑香——正是钩弋宫符水常用的香料。有人啐了一口:34;钩弋宫的符水能骗瞎子,骗不了算学!她咋不拿《论语》造假?34;
34;公主,34;霍去病指着远处的使团车马,莎车王弟的车队停在太学门口,骆驼背上驮着成捆的羊毛,车夫正用生硬的汉话与太学门卒交涉,34;莎车王弟带了十车羊毛,要换太学的算学典籍,还说要在王庭盖39;算学塾39;,请咱们的博士去教王室子弟。34;
刘妧望着太学里穿梭的工学弟子,见有人捧着算筹争论34;车同轨34;的最优宽度,有人用测土仪丈量广场土地,还有人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齿轮结构。她摸出袖中算筹,筹身上34;算学博士34;四字被磨得温润,与阳光下的牌坊交相辉映——这只是开始,车同轨、量器统一、钱币改制,都要靠算学一步步丈量。就像眼前的太学广场,看似平整,实则每一寸土地都需算筹校准。
此时,明伦堂传来朗朗书声,不是《诗经》《尚书》,而是《算学七经》的章句:34;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以亩法二百四十步除之,即亩数。百亩为一顷......34;刘妧嘴角微扬,听见身后的算学别科牌坊下,有工学弟子正教儒生使用珠算板:34;这圆珠代表五,横珠代表一,你看,这般拨动......34;
晨雾散尽,阳光洒满太学广场。刘妧知道,这太学里的新声音,终将汇成改变天下的洪流,就像算筹拨动,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在丈量着大汉的未来。而那些曾经的争议与抵触,终将如晨雾般消散,只留下算筹与竹简的交响,在历史深处回荡。
喜欢。
第12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