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杖轻点地面:34;弩臂刚涂过新桐油,温度比卯时高了十二度,此时该调准星的仰角,而非刻度......34;他的导盲犬追风忽然低吠,前爪扒拉着孙弩工的裤脚。
     霍去病伸手扯开那裤脚,几个盐水袋滚落在地,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痕。34;吸湿增重,让弩机校准失准。34;他冷笑,靴底碾过盐粒,34;军器监的39;遗法39;,原来靠这种腌菜手段护着?34;
     赵翁怀里的《弩机图说》散落时,几张羊皮纸掉了出来。刘妧拾起一看,只觉指尖发冷——那是元康三年至太初元年的弩材采购记录,每笔34;蒙恬遗法精选檀木34;的账目下,都标着34;实供杂木,差价入私34;的小字。她想起居延塞的弩兵曾抱怨,新领的弩机总是在阴雨天卡壳,原来所谓34;蒙恬遗法34;,不过是用次等松木掺着蒺藜汁糊弄士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酉时初刻,蚕丝纺织机在工坊发出规律的34;咔嗒34;声。巴图按照算学图纸调整木轮转速,每转十九圈便停顿片刻,恰好对应《考工记》里34;强弩都尉需开三石之弓34;的臂力标准。阿古摸着新弩臂上的牦牛角贴片,忽然用羌语低呼——贴片弧度竟与他家传的34;羚羊角应力分散法34;分毫不差,只是用算筹公式将角度精确到了34;七分三厘34;。
     34;俺阿爷临终前说,这法子要传给心眼最灵的人。34;他用袖口擦去眼角皱纹里的泪,34;原来算学不是挖断老根,是把各部落的根须都接到同一棵树上啊。34;
     亥时的烛光下,刘妧用算筹摆出弩机校准模型。三十八根竹筹在漆盘上排出复杂的几何图形,烛光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与正在隔壁抄写《算学弩机改良手册》的赵翁重叠。老匠师的狼毫悬在34;风阻系数降低肆拾贰分34;旁,迟迟未落——他想起年轻时随父进宫修缮武库,曾见过一架秦代弩机,其弩臂弧度竟与算学图纸上的34;抛物线修正角34;相差无几,像是隔着两百年的默契。
     子时三刻,黄门官的马蹄声惊破长安城的寂静。汉武帝的密旨用黄绫包裹,34;天弩34;二字盖着御玺,朱砂印泥还未全干。李守丞颤抖着展开另一卷竹简,太仆寺少卿与匈奴细作的密信上,34;汉弩易折,可破其阵34;八字刺得他喉间发苦——原来那些阻挠改良的人,早就在收受匈奴的骆驼商队送来的玉石与毛皮。
     卯时的第一缕阳光爬上军器监的飞檐时,第一批改良弩机正被推入武库。刘妧将刻着34;弩政维新34;的青铜牌嵌入弩匣,牌面除了算学符号标注的34;射程百五十步,寿五千发34;,特意留了道寸许宽的凹槽——那是给各郡国工匠刻制族徽的位置。赵翁拄着拐杖凑近,发现新弩的望山云纹里,竟藏着细密的算学刻度,像是将秦代的34;涌泉跃鲤34;纹与算筹的34;勾股曲线34;合二为一。
     34;明日去玉门关,把西羌的弩阵口诀整理成算学册子。34;刘妧将算筹令箭收入锦囊,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声,34;让张小七把商队通关闸机的图纸再改改,用长安城的市尺刻度,别让西域商人看了笑话......还有,34;她看向正在给追风系铜铃的阿瞒,34;把军器监的桐油全换成水性漆,赵翁他们的工坊,明日就搬去通风的西廊。34;
     霍去病系紧护腕上的弩机饰件,忽然轻笑:34;算学烽火预警系统?听起来比俺们在漠北用的狼烟台聪明十倍。34;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正在搬运弩机的氐族工匠身上,34;要不把湟中义从的弩手也调来长安?他们使的39;湟水劲弩39;,说不定能和算学弩机碰出些新花样。34;
     晨雾中,阿古用羌语哼起《制弩谣》,歌词里唱着34;山鹰的翅膀要顺着风,弩臂的弯度要顺着力34;。张小七听着曲调,忽然在算筹上刻下新的符号——那是将羌族口诀转化为34;风力弩臂角度换算表34;的尝试。远处军器监的烟囱冒出青烟,混着槐花与新漆的香气,飘向正在修筑的算学空心砖长城。每一块砖上的筹算符号,都对应着一个工匠的名字:赵翁、阿古、张小七......如同满天星斗,终将照亮汉家的万里边疆。
    喜欢。
  

第10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