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总得互相让着点。34;
     亥时的屯田营里,篝火噼啪作响,刘妧用算筹拨弄着铜锅里的粥。火上架着的铜锅里,粟米与苜蓿嫩芽正咕嘟作响,散发出混合的香气。34;这叫39;胡汉共和粥39;。34;她笑着给围坐的戍卒和牧民分碗,34;粟米养人,苜蓿肥田,同吃同耕,才是硬道理。34;王勇缩在暗影里,手里的陶碗突然变得滚烫——他想起小时候,母亲被匈奴劫掠前,也曾用野菜和粟米熬粥给他喝,那味道和眼前的粥竟有几分相似。
     34;公主,34;雕库捧着块磨损的牛骨走来,骨面上刻着模糊的耕地图腾,34;俺们祖先跟夏后氏学过39;垄作法39;,跟这算学代田法像一个模子里刻的。34;刘妧接过牛骨,系统立刻投射出四千年前的农田影像,垄亩形制与眼前的实验田相差无几。王勇的瞳孔突然收缩,他认得这牛骨——去年他曾出价十石粟米想买,被雕库拒绝,理由是34;这是祖先的根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时的密旨带来转机。当34;免徭役34;的条款被念出时,李老汉的手抖得几乎端不住碗:34;俺那三小子,能免了修长城的苦差?34;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阿依夏突然用匈奴语唱起歌来,翻译器传出汉文:34;祁连雪水浇粟苗,胡汉同饮一渠谣;算筹量得天地宽,共耕垄亩乐逍遥...34;王勇的脸在火光中忽明忽暗,终于鼓起勇气开口:34;俺娘...是被匈奴劫掠的汉女,我从小就看着她以泪洗面,直到病死...34;话音未落,全场寂静,只有篝火噼啪作响,远处传来骆驼的低鸣。
     卯时的开犁礼简朴却庄重。刘妧将青铜牌插入垄间,阳光穿过牌面的34;共34;字,在地上拼出粟米与苜蓿的图案。王勇主动接过代田犁,他的手仍在抖,却比昨日稳了几分。34;垄距三尺。34;古尔特在旁提醒,用匈奴话补上半句,34;就像马头到马尾的距离。34;犁铧入土时,翻出的土块里混着汉匈两军的箭镞——那是河西之战的遗物,如今被犁铧翻出,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晨雾中,张小七正在教牧民使用墒情监测仪。他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切成小块的胡饼:34;尝尝,俺加了你们的奶皮子,可香啦!34;几个汉卒围上来,原本嫌弃34;胡味34;的他们,此刻却盯着油饼咽口水。阿瞒忽然拽拽刘妧的衣袖,指向远处的沙丘——那里有匹匈奴小马驹正在啃食粟苗,马背上的少年挥舞着算筹,竟是屠耆孤涂的幼子,他正用算筹比划着向汉卒孩童打招呼。
     34;霍去病将军,34;刘妧望着居延塞方向,那里正有烽烟升起,34;让算学队准备空心砖的材料。另外...34;她摸出枚刻着34;共34;字的算筹,34;给王勇记功,就说他今日犁地的垄距,误差不到半寸。34;年轻将军挑眉,护腕的犁铧扣映着晨光:34;看来算学不仅能算田亩,还能算人心。34;
     胡商坊的驼队经过屯田区,领头的粟特商人忽然勒马。他看见汉卒与匈奴牧民共饮一渠水,用算筹比划着交换种子,孩童们一起追逐着蹦跳的苜蓿叶,不禁哈哈大笑:34;在我的家乡,人们说39;不同根的树长不成林39;,可你们汉人叫什么来着?39;和而不同39;?妙啊,妙!34;刘妧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争吵——王勇正跟古尔特争论苜蓿该何时收割,两人手中的算筹在沙地上画出交叉的弧线,像两柄放下的弯刀,正慢慢长成连理枝。
     李老汉蹲在田边,用匈奴语教雕库辨认粟米的穗形,不时用算筹在地上画出穗头的形状。阿依夏的奶酪快熬好了,奶香混着苜蓿的清新,在晨雾中酿成细密的网。刘妧摸出算筹,在掌心轻轻划出个圆——那是代田法的垄距,也是胡汉共耕的周长。系统提示音响起时,她看见王勇偷偷将诅咒符塞进篝火,火星溅在他袖口的红布条上,像朵正在熄灭的血花,又像朵初绽的苜蓿,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远处,霍去病的骑兵队伍扬起烟尘,却在看见屯田区的景象时放缓了速度。骑手们看见汉匈百姓共耕一垄,算筹与骨珠在阳光下交相辉映,忽然有人唱起了《陇头歌》,歌声混着苜蓿香,飘向连绵的祁连山,飘向汉匈百姓共同守护的土地。
    喜欢。
  

第100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