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都能绕过去!34;赵翁递来一碗麦茶,茶碗是粗陶的,碗底沉着茶叶,他一饮而尽,忽然指着犁壁问:34;这光溜溜的面,咋比俺家菜刀还利?34;茶水顺着嘴角流下,湿了前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翁捡起新犁翻出的土块,用凿子轻敲即碎成粉末,露出里面均匀的气孔,粉末沾在凿子上:34;这是百炼钢锻了三十六遍,你看这纹路,像不像黄河水打旋?34;他忽然想起函谷关见过的大宛马具,肚带弧度与这犁辕如出一辙,不禁喃喃:34;当年俺爹说,胡人马具省马力,原来真有道理...34;老人的凿子上刻着34;赵记34;二字,是他出师时刻的。
     34;赵翁去年说阳武县土地39;春三秋五39;,这刻度就是按您的经验刻的。34;刘妧递过皮质记录册,内页夹着系统生成的《耕深地力表》,泛黄的竹简上还粘着几片苜蓿叶,叶子边缘有些破损。老人翻开第一页,见神农氏执曲辕犁图旁注着34;科学耕田34;,竟与他昨夜梦中所见完全一致,手指摩挲着图中犁辕的弧度,忽然红了眼眶,声音哽咽:34;我梦见俺爹了,他说这犁...比他当年想的还周全。34;泪水滴在竹简上,晕开了墨迹。
     亥时初刻,冶铁坊炉火通明,火星溅在赵翁的粗麻蓑衣上,烫出一个个小洞,蓑衣补丁摞补丁。他举着新锻的犁辕对月审视,百炼钢经三十六道锻打,纹路如黄河水纹般顺着算筹画出的应力线延伸,在月光下闪着银光。34;阿柱,34;他敲了敲学徒手中的羊角锤,锤子上沾着铁屑,34;在拐点处打三个梅花钉,就像算学馆墙上的齿轮,力能散得更匀。当年你师爷说39;锻铁要听声39;,这犁辕响得清亮,说明力都走顺了。34;
     少年阿柱边捶打边嘟囔,嘴里嚼着苜蓿饼:34;师父总说古法好,咋今儿信起算筹了?34;赵翁望着跳动的炉火,想起钱三试耕时,犁辕随牛步发出的34;咚、咚34;声,竟与太学漏刻的报时节奏相合,炉火映红了他的脸:34;老法子是死的,可牛有牛力,土有土性,算筹能算出它们的心思。你看这犁箭,调的不是刻度,是天时地利人和。34;锻炉的热气扑面而来,熏得他眼睛发酸。
     子时三刻,刘妧在工棚调试应力检测仪,红色光束扫过犁辕时,阿柱忽然指着光影惊呼,手里的锤子差点落地:34;像北斗七星!34;仪器显示的疲劳度数值被她用朱砂抄在竹简,旁边是赵翁手绘的锻打示意图,墨迹未干,还带着冶铁坊的火星焦味。远处传来34;铁蹄34;的反刍声,与锻炉的34;叮叮34;声交织,比乐府编钟更显踏实,紫萸抱着新缝的牛鞅进来,衣襟上还沾着线头,针脚细密:34;娘娘,按您说的在鞅具里塞了海绵,明儿再让39;铁蹄39;试试?34;海绵是用海藻制的,带着海水的咸味。
     卯时初刻,第一具量产曲辕犁装上牛车,车轮裹着稻草以防磨损,稻草上还挂着露珠。刘妧将刻着34;司农监制34;的青铜牌挂在犁头,阳光穿过镂空纹路,在泥土投出34;丰34;字光斑——这是系统设计的聚光效果,却被农夫传作34;神农显灵34;。钱三抢着搬犁,木轮压过田埂,惊起一群灰雀,他忽然对赵翁说,牙齿间还卡着昨晚的麦饼渣:34;赵叔,明儿俺帮您给隔壁王婶家也送一具,她家那老黄牛,早该歇歇了。34;
     34;赵翁,34;刘妧看着老人往工具袋里塞算筹,袋子里还装着半块硬饼,饼上有牙印,34;下月算学馆开农具班,您来给大伙讲讲火候?34;老人系紧袋口,露出新刻的34;应力34;二字,字是用凿子刻的,边缘毛糙:34;老朽只会使锤子,不过...这算筹比墨斗准当。俺想好了,把俺爹传的39;看火色39;法子,和这算筹数合在一起,说不定能炼出更利的犁头。34;他转身时,蓑衣补丁在晨风中晃动,像极了瓠子堤混凝土试块的纹路,又像算筹在竹简上排列的形状。
     田野里,34;铁蹄34;的铜铃与犁铧相和,奏出春耕乐章,铃声和犁铧入土的34;沙沙34;声交织。刘妧摸着掌心胎记,感受系统传来的农业数据波动,耳边是巴图用匈奴语教农夫唱的《犁田谣》,调子混着秦腔。远处村落,农夫们扛着曲辕犁走向地头,裤脚沾着露水,脚步却比往日轻快,有人还哼起了小调,声音沙哑:34;曲辕犁,好模样,牛儿省力田生粮,算筹刻出丰年象...34;
     赵翁忽然指着犁辕刻度,对阿柱说,唾沫星子溅在犁辕上:34;这些道道不是刻着玩的,是把牛力、土力都放进算筹里了。当年俺爹在犁辕上刻痕记年月,如今这算筹...能记天下的田。34;晨雾渐散,阳光洒在新耕的土地上,泥土散发着潮湿的气息,刘妧蹲下身,算筹拨弄新耕土块,见嫩芽钻出缝隙,想起治河时李翁的话:34;治水靠算筹,种地怕是也要靠。34;
     是的,不靠神力靠算力。当曲辕犁弧契合牛肩曲线,当百炼钢硬度遇上算学精度,大汉的土地,终将在这一耕一犁的算计中,翻涌出比黄河水更澎湃的生机。而那嵌入泥土的算筹刻度,终会成为丈量天下粮仓的尺度,在岁月里刻下34;科学耕田34;的注脚——那不是冰冷的计算,是千万双手在泥水里摸出来的、与天地共生的智慧,就像苜蓿的根,深深扎进这片算学与汗水交织的土地。
    喜欢。
  

第33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