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乃其国中最为精锐之师,堪比大唐龙武军。若将其全歼,对吐蕃而言不啻于灭顶之灾。”
     “既然明白其中利害,为何还不动手?”李白眉头紧蹙,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乾,
     李乾轻叹一声:“太白兄可曾想过,若真如此行事,吐蕃大军会作何反应?彼时敌军必然胆裂魂飞,四散溃逃。一旦遁入那十万大山之中,便如虎归林、龙入渊,后患无穷啊。”
     见李白若有所思,李乾又补充道:“眼下我军虽已集结二十万之众,歼灭禁军自非难事。然若要全歼吐蕃四十万大军...”
     他摇了摇头,“纵使大帅后军抵达,也难保不会有数万残敌逃窜。在这吐蕃地界,高山密林星罗棋布,若让五万敌军遁走,日后清剿之难,恐非人力所能及。”
     “这...”李白倒吸一口凉气,面色骤变。他怔忡良久,方才抱拳叹服:“监军深谋远虑,是白思虑不周,惭愧之至。”
     “那依监军之见,眼下该当如何?”李白问道。
     李乾沉声道:“此战与寻常征战不同,务必要斩草除根。正因如此,我们才选在这冰雪初融、吐蕃大军尚未分散的时节进兵。此战必打,但须拿捏分寸,既要重创敌军,又不能使其溃散。”
     “分寸?”李白若有所思地重复着,忽然眼前一亮:“《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可我军仅三十万,如何围得住四十万大军?不如先抢占要道,断其归路,再徐徐图之!”
     李乾却微微摇头,笑道:“计策虽好,却未免繁琐。”
     “繁琐?”李白不以为然,扬眉道,“若能全歼吐蕃大军,永绝后患,区区麻烦又算得了什么?”
     “其实,我有个更简单的法子。”李乾手中马鞭遥遥一指逻些城,眼中精光闪烁,“太白兄请看,逻些城规模宏大,足以容纳数十万大军。此战,我们不妨将吐蕃军队尽数驱赶入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李白闻言,失声喊道,“监军此言差矣!若让吐蕃大军退守逻些,凭借其城高墙厚,我军再想攻城,岂非难上加难?万万不可!”
     李乾不疾不徐,含笑解释道:“此言有理,却未尽然。逻些城固然坚固,但正如羊圈之于羊群,一旦吐蕃军队入城,便如羔羊入圈,再无逃遁之机。届时,只需我军攻城器械一到,破城便如探囊取物。”
     李白双目圆睁,眼中光芒渐盛,蓦地抚掌大笑:“妙计!监军此策,当真绝妙!”
     城池虽能据守,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大军困守城内,便如困兽,失去机动作战之利。
     而逻些城虽为吐蕃都城,城墙高厚,但其筑城之术远逊大唐,加之唐军攻城器械精良,破城并非难事。
     若能成功,便可一举全歼吐蕃主力,永绝后患。李乾此计,可谓深谋远虑。
     “至于禁军,”李乾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需重创其锐气,但不必尽数歼灭,稍留余地,方能诱敌入彀。此战,当以驱赶为主,务必将吐蕃大军逼入城中。”
     李白略一沉吟,又问:“那大胡子该如何处置?”
     李乾目光一冷,断然道:“视战局而定。若吐蕃大军皆已入城,而他尚在城外,便就地格杀;若他抢先入城,便放他一马,反正困在城中,终究难逃一死!”
    喜欢。
  

第203章 围猎之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