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丈远,这才稳稳落地。
“这...真能飞?!”众将目瞪口呆,下巴都快掉到地上。这简陋的风筝竟真能带人飞行,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一窝蜂围上去,七嘴八舌地追问:“这到底是怎么飞起来的?”
李乾拍拍身上的雪,笑而不答。在他前世,这不过是最基础的滑翔原理。虽然现在的条件做不出真正的滑翔伞,但只要能飞进壶口关,就足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们不是都看见了吗?”李乾懒得详细解释,挥手道:“再改进改进,应该能飞得更远。”说着又埋头研究起风筝的结构来,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乾也是初次尝试制作这种飞行器具,每一步都需要反复摸索。他仔细检查风筝的每一处细节,又做了几处关键性调整,再次扛着它登上高处。
这一次,哥舒翰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连眨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只见李乾纵身一跃,风筝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虽然飞行距离仍维持在五六丈左右,但稳定性明显提升了许多。
“取根两百斤的原木来!”李乾突然下令。
军士很快抬来一根粗壮的原木,众人合力将它搬到二十丈高的山崖上。李乾将风筝牢牢绑在原木下方,还没等他发话,哥舒翰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围上来帮忙。
“一、二、三!”
众人齐心协力将风筝推下山崖。这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滚圆,生怕错过这奇迹般的瞬间。
风筝载着重物,竟真的平稳地滑翔而下!
“天啊!真的飞起来了!”
“太神奇了!”
欢呼声如惊雷般炸响,每个人眼中都燃起希望的火光。到了此刻,谁还不明白李乾的用意?若是此法可行,那固若金汤的壶口关,终将被他们攻破!
风筝已经平稳下降了一半高度,约莫十来丈的距离。哥舒翰激动得双手发抖,这些日子为攻打壶口关愁白的头发,仿佛在这一刻都重新焕发了生机。
“呼——”
突然,一阵凛冽的寒风席卷而来,卷起漫天飞雪。原本平稳滑翔的风筝顿时失去控制,在空中翻滚几圈后,重重砸在雪地上,溅起一片雪雾。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现场没有一个人露出沮丧之色。相反,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振臂高呼:
“再来一次!”
“这次一定能成“”
李乾望着群情激昂的将士们,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他知道,胜利的曙光已经近在眼前。
众人如旋风般冲下山坡,七手八脚地将坠落的“飞鸢”(将士们给风筝起的雅号)从雪堆里刨了出来。
不待李乾吩咐,将士们已自发地开始检查、修整。他们的动作娴熟得仿佛已经演练过千百遍,眼中跳动着炽热的火光。
“监军,您看这样可行?”哥舒翰领着众人等待李乾的最终检查。
李乾仔细检查每一处绳结、每一根骨架,正要点头,将士们已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监军认可了!快!再试一次!”
只见众人如蚂蚁搬家般,有的扛原木,有的抬飞鸢,眨眼间就将试验器材重新搬上了二十丈高的山崖。李乾反倒被晾在一边,只能摇头失笑。
山崖上,将士们像打了鸡血似的,七手八脚将原木牢牢绑在飞鸢下方。“一、二、三!”随着整齐的号子,飞鸢载着重物平稳滑出。
这一次,老天爷也格外开恩。飞鸢如展翅的雄鹰,在湛蓝的天幕上划出优美的弧线,最终稳稳落地。
“成了!真的成了!”
将士们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要知道,壶口关是横亘在唐军面前的最后一道天堑。一旦突破,唐军就能创造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翻越积石山天险,直捣吐蕃腹地!
“监军真乃神人也!”
“有此妙计,何愁吐蕃不破!”
众人将李乾团团围住,赞美的言辞如潮水般涌来。热情如火山喷发,根本无法遏制。转眼间,飞鸢又被抬上了六七十丈的更高处。
这一次的试验更加完美。飞鸢载着两百斤重物,如一片轻盈的羽毛,在碧空下翩翩起舞,最终优雅落地。
“监军威武!”
狂喜的将士们一拥而上,将李乾高高抛向天空。
在欢呼声中,一个崭新的兵种,大唐空降兵,就此横空出世。这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时刻,被永远铭刻在了每个见证者的心中。
喜欢。
第181章 飞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