癿藏关巍然矗立在两座如刀削斧劈般的险峰之间,峰顶直插云霄,陡峭得连飞鸟都难以驻足。
两座山峰各悬一块巨大的冰凌,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寒光,仿佛两柄悬在关隘上方的利剑。
戈尔巴身披一件锈迹斑斑的明光铠,昂首挺胸地率领吐蕃士兵列队出城。
这件在唐朝早已该回炉重铸的铠甲,此刻却被他视若珍宝,不时用手擦拭着胸前的锈痕。
“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戈尔巴一声暴喝,声如洪钟,“准备迎接唐军!”
“迎接唐军!”
吐蕃士兵的欢呼声在山谷间回荡,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对他们而言,这确实是天大的喜事,唐军接受了他们的归降。光是想到从此能摆脱奴隶身份,获得自由之身,就足以让他们欣喜若狂。
当图愣带回唐军允降的消息时,戈尔巴立即召集全军,他沉声分析:“以唐军破乔巴关的手段,我们根本守不住这癿藏关。若是弃关而逃...”他故意顿了顿,“赞普的怒火,想必诸位都清楚。”
士兵们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颤。
在吐蕃,战败的将领和逃兵从来只有死路一条。而作为奴隶,他们更清楚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不是被处死,就是被贬为更低贱的奴仆。
“但若是归顺大唐...”戈尔巴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我们不仅能重获自由,更能凭战功封妻荫子!”这句话像火星般点燃了所有士兵眼中的希望之火。
此刻,他们整齐列队在关前,翘首以盼。
忽然,大地开始微微震颤,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
“来了!唐军来了!”不知是谁第一个喊出声。
所有吐蕃士兵都踮起脚尖,望向远方。只见地平线上,一支铁甲洪流正滚滚而来,阳光在明光铠上跳跃,宛如一条奔腾的星河。
龙武军将士列阵而立,明光铠在高原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戈尔巴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斑驳的铠甲,又抬头望向那一片银光闪闪的军阵,顿时生出乞丐遇见王侯的窘迫感。
“全是明光铠!清一色的明光铠啊!”吐蕃士兵们发出阵阵惊叹,眼中闪烁着艳羡的光芒。
他们粗糙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自己破旧的皮甲,仿佛在触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恭迎天朝大军!”在戈尔巴的带领下,吐蕃士兵齐声高呼。
哥舒翰与李乾策马来到阵前,目光扫过这群衣衫褴褛的吐蕃士兵,不禁暗自摇头。
这些所谓的军队,与装备精良的唐军相比,简直如同乞丐。
若不是青藏高原天险阻隔,这样的军队怎敢与大唐叫板?恐怕早在秦汉之时,这片土地就该划入中原版图了。
“拜见大帅,拜见监军大人。”戈尔巴慌忙跪地行礼,额头几乎要贴到冰冷的雪地上。
哥舒翰翻身下马,亲手将他扶起:“不必多礼。”
这个出乎意料的举动让原本忐忑不安的吐蕃士兵们彻底放下心来。
他们相互交换着惊喜的眼神,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戈尔巴受宠若惊地站起身,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被大唐元帅亲手扶起,这份殊荣让他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大帅...这...末将...”
他深吸一口气,突然转身对身后的士兵们高声喊道:“请大帅训示!”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
哥舒翰爽朗一笑,声若洪钟:“好!诸位将士听着!你们今日归顺大唐,实乃明智之举!”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我大唐海纳百川,无论吐蕃、突厥、契丹,还是高丽、吐谷浑、回纥,只要忠心报国,皆是我大唐好儿郎!只要立下战功,朝廷必定论功行赏,绝无偏私!”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吐蕃士兵心头。这些世代为奴的战士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人生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大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闻名于世,无论汉人还是异族,只要立下战功,皆可封侯拜将。
这番美誉早已传遍雪域高原,吐蕃士兵们不知听过多少遍。此刻亲耳听闻,更是热血沸腾,纷纷振臂高呼:“大唐万岁!”
“你们看!”哥舒翰声如洪钟,先指向李光弼,“这位李将军是契丹人。”
又遥指西方,“安西都护高仙芝是高丽人。”最后拍着胸甲,“至于本帅,乃是突骑施人。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证!”
“大唐万岁!”
欢呼声愈发震耳欲聋。有了这些鲜活的榜样,吐蕃士兵们喊得更加卖力,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哥舒翰退后一步,朗声道:“现在请监军大人
第176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