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攥紧了袖口,指尖泛白:“荆州是景升(刘表字)之地,我怎忍夺同宗基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放下茶盏,茶水在碗沿晃出涟漪:“刘表年事已高,其子刘琦、刘琮争位,蔡瑁等又私通曹操。将军若不取,终将为他人所得。”
此时的襄阳,刘表正躺在病榻上咳嗽。蔡夫人端来汤药,屏风后传来刘琮与蔡瑁的低语:“父亲若薨,当献荆州于曹操。”刘琦站在廊下,听见这话,指甲掐进掌心。他转身去找刘备,却在府门外撞见庞统——这个浓眉掀鼻的谋士正对着荆州地图冷笑:“公子可知,您的性命,已不如蔡瑁案上的酒盏金贵?”
庞统的计策简单直接:“公子可请命守江夏,若刘表问起,便说‘黄祖已死,江夏需人镇守。”刘琦依计而行,刘表望着这个酷似自己早逝兄长的长子,忽然叹了口气:“去吧,若襄阳有变,江夏便是你的退路。”他没说的是,昨夜梦见兄长指责他“宠妾灭子”,惊醒时枕巾全是泪痕。
2. 刘表之死与襄阳的血色黎明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的弥留之际,襄阳城已暗流汹涌。蔡瑁带着甲士守在病房外,刘琮捧着伪造的遗诏,指尖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刘备在新野接到急报时,诸葛亮正用算筹推演:“蔡瑁必在主公进城吊唁时动手,可借此机会南下江陵。”
庞统却摇头:“江陵有文聘镇守,不易得。不如兵分两路:一路随公子刘琦去江夏,一路往南郡,扬言‘为刘表报仇,收编荆州散兵。”他凑近刘备耳边,“最重要的是,派使者去成都,告诉刘璋,曹操已取襄阳,若想保巴蜀,需请将军入川相助。”
刘表的葬礼成了鸿门宴。蔡瑁在灵堂埋伏了刀斧手,却不知刘备早已带着关羽、张飞绕道城南。当蔡瑁发现上当,刘备的军队已在南郡竖起“兴复汉室”的大旗。刘琮捧着印绶出城降曹时,看见蔡瑁的人头被挂在城门上——曹操素来不喜卖主求荣之辈,即便这人帮他得了襄阳。
3. 入川的棋与刘璋的悔
建安十四年春,刘备的船队抵达涪城。刘璋带着蜀中官吏在码头迎接,看见刘备身后的诸葛亮与庞统,忽然觉得刺眼。“玄德公远道而来,辛苦了。”他举杯时,手竟有些不稳。
庞统在席间大笑:“主公与刘益州同是宗室,当共拒曹操。只是蜀中将士久疏战阵,需我军相助操练啊。”这话像一根针,刺破了刘璋强装的镇定。
三个月后,张松献地图的事败露。刘璋在成都城头看见刘备的军队围了雒城,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巴蜀易守难攻,但若引狼入室,必遭大祸。”他派张任去守绵竹,却在军报里看见“张任战死,庞统中流矢亡”的字样——那个总爱嘲讽他“暗弱”的谋士,竟为刘备死了。
诸葛亮率张飞、赵云从荆州入川时,刘备正站在雒城的尸堆前沉默。“军师,士元(庞统字)不在了。”他声音沙哑,像被砂纸磨过。诸葛亮递过一块干粮:“士元用性命换了雒城,我们不能让他白死。”
建安十六年夏,成都城门打开时,刘璋穿着素服跪在道旁。刘备扶起他,看见这个同宗兄长眼底的绝望:“我保你全家性命,蜀中百姓,也不会受苦。”刘璋没说话,只是望着刘备身后飘扬的“汉”字旗,忽然觉得这旗帜比曹操的“魏”字旗更刺眼。
三、太行深处的旁观者:林烨的等待与算计
建安十七年的第一场雪落时,林烨的全息屏上,北方已全是曹操的蓝色,巴蜀与荆州成了刘备的红色。两个色块在汉中接壤,像两只蓄势待发的猛兽。
“曹操在邺城造玄武池练水军,刘备派关羽守荆州。”林烨对着麦克风轻笑,“他们都以为自己在下一盘大棋,却不知棋盘外还有人看着。”他调出武器库的清单:激光步枪能量充足,电磁炮的瞄准系统已校准,甚至还能造几架简易无人机。
崖下传来狼嚎,林烨抬头望向星空。他想起穿越前的导师曾说:“历史的惯性是最可怕的力量,但若有足够强的外力,惯性也能被扭转。”他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那个“外力”,但看着屏幕上即将碰撞的红蓝两色,忽然觉得手心发痒。
曹操在铜雀台宴饮时,曾望着南方叹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在成都处理政务时,常对着地图上的许昌出神:“曹贼不死,汉室难兴。”
他们都不知道,太行山脉的某个角落,一个握着未来科技的旁观者,正等着他们两败俱伤的那一天。雪落在林烨的帽檐上,他打开通讯器:“启动‘渔翁计划,监测曹、刘两军的粮草动向。”
寒风穿过峡谷,带着远处隐约的马蹄声。这个时代的厮杀还在继续,而属于林烨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5章 乱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