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铁锅映着金焰,锅壁上的凹痕像道旧疤,倒比新铸的还亮堂。
34;王二柱?34;新觉醒者突然开口。
她赤金瞳孔里浮起细碎的光,34;你腰间的酱菜坛子,是青州陈记的?34;
扛铁锅的汉子猛地顿住,扭头时脸上的胡茬都在抖:34;小仙姑?
您咋知道俺那坛十年陈酱?34;他拍开坛封,酱香混着金焰的暖,漫山遍野地淌,34;当年在青州城,要不是您奶奶教俺用松枝熏酱,俺那破面馆早黄了!34;
山风卷着酱香味扑进苏小棠鼻腔。
她望着跪成一片的士兵——这些人三日前还举着玄鸟旗要烧天膳阁分号,此刻却被江湖厨者的吆喝惊得直往后缩。
有个小兵的头盔滚到她脚边,她弯腰拾起,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突然想起御膳房暗格里的毒粉。
那时她本味感知里的铁锈味,和现在的酱香比起来,倒像隔了座山。
34;南面有人!34;林昭的刀鞘重重磕在石阶上。
她望着山谷方向,玄铁刀在鞘中轻颤,34;穿褪色绯罗的,是前御膳房的人。34;
苏小棠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
二十余人身着洗得发白的官服,最前头的老者腰间挂着半枚银鱼符——那是御膳房副总管的凭证。
他捧着口铜锅,锅盖上还压着雕花食盒,走到山脚下时突然单膝跪地:34;天膳阁苏掌事,老奴张全福,带十二位退隐御厨,奉火令而来。34;
食盒掀开的刹那,新觉醒者的鼻尖动了动:34;鹿茸汤?
三十年野山参的苦,配着鹿骨的腥甜......34;她忽然笑了,34;是当年给太后做寿宴的方子。
张公公,您藏着这食盒没交司礼监?34;
张全福的老脸涨得通红:34;司礼监那群阉人懂什么?
上回让老奴用糖霜腌熊掌,说这样显皇家体面......34;他重重拍了下铜锅,34;老奴宁可烧了这手艺,也不给他们糟践!34;
山巅的金焰突然蹿高半尺。
苏小棠摸着发烫的胸口,那里还留着玉印的余温。
她想起三日前皇帝要收归天膳阁的圣旨,想起食盒夹层里的毒粉——原来不是没有反抗者,只是他们的声音被旧规矩捂得太死。
34;西边也来了。34;林昭突然眯起眼。
她的刀纹在腕间跳动,像被风吹动的烛芯,34;穿金线云纹的,是......34;
34;皇族私厨。34;苏小棠替她说完。
为首的年轻人穿着月白锦袍,腰间却系着油渍斑斑的围裙,见着她便躬身:34;苏掌事,在下姓周,是定北王府三十年的主厨。
王爷说,天膳阁的火令里有锅气,比金銮殿的龙涎香实在。34;他从怀里摸出块玉牌,34;这是王爷给的手谕,往后定北王府的宴,只认天膳阁的厨子。34;
山脚下的士兵彻底乱了。
有个小头目颤巍巍爬起来:34;大、大人,咱们还......34;
34;退下。34;敌军首领的声音像破风的刀。
他是个络腮胡的武将,此刻却盯着山巅的金焰,喉结动了动,34;末将奉镇北将军之命,来取灶神火种......34;
34;你要的火种,在这儿。34;苏小棠走上前。
金焰在她掌心跃动,照得她眼底发亮,34;但你得先明白——灶神不是供在神龛里的泥胎,是每个守着灶台的人。
老规矩说厨者低贱,说菜谱是皇家私产,说女子不能掌勺......34;她的声音突然放轻,像在说件再平常不过的事,34;这些规矩,今天就断在这儿。34;
武将的手按在剑柄上,指节发白:34;苏掌事可知,抗旨是什么罪?34;
34;我知道。34;苏小棠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厨者——扛铁锅的江湖汉在给小兵分酱菜,张全福正教新觉醒者辨认食盒里的药材,周厨官的锦袍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却还在和林昭比谁的刀更快。
她忽然笑了,34;但我更知道,当三万人举着锅铲说39;共守39;时,圣旨也得绕着走。34;
武将的手慢慢松开。
他望着那些举着锅铲、铜锅、酱菜坛子的人,忽然弯腰抱拳:34;末将愿做个见证——从今往后,唯有用心烹饪者,配得上这团火。34;
34;好。34;苏小棠将金焰凑近他。
火苗舔过他的甲胄,没烧着半片铁,却在他腕间烙下道浅红的印子,34;这是新的誓。34;
34;报——!34;
急促的马蹄声突然撕裂山风。
众人抬头望去,西南方的官道上,一支披甲军队正疾驰而来。
最前头的战旗被风卷起,34;御膳监34;三个墨字刺得人眼睛生疼。
为首的将领戴着嵌宝石的头盔,远远便扯开嗓子:34;奉——34;
苏小棠望着那面旗子,本味感知里突然泛起熟悉的铁锈味。
她摸了摸腕间新烙的火纹,又看了看山下正把酒言欢的厨者们。
金焰在她掌心翻涌,这一回,不是烧穿旧天的热,而是能暖进人心里的温。
34;来了。34;她轻声说。
林昭的刀已经出鞘三寸。
玄铁刀映着御膳监的旗子,刀鸣声里混着远处越来越近的吆喝:34;奉圣旨,缉拿叛逆苏小棠——34;
喜欢。
第322章 火令传世,谁敢不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