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张凌,秋燕,柳如烟,陈默,秋云。
我的,五个弟子,都到了。
他们风尘仆仆,脸上都带着未曾褪去的激动。
在看到我的瞬间,他们齐齐跪倒在地。
“弟子,参见师父!”
声音哽咽。
“起来吧。”
我一挥手。
一股柔和的,却又无可抗拒的力量,将他们托了起来。
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滑过。
八年未见。
他们都长大了。
也都变了。
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看向我时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孺慕与信赖。
“都回来了。”我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师父!”秋燕再也忍不住,扑了上来,抱住了我的胳膊放声大哭。
像一个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终于见到家长的孩子。
我没有推开她。
只是像从前一样,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
这一夜,我们师徒围坐在一起。
他们向我,诉说着这八年来各自的经历。
有委屈。
有艰辛。
但更多的是成长。
我静静地听着。
心中那份迟到了八年的愧疚,也一点点地被他们那真挚的情感所填满。
第二日,正午。
又有数道强大的气息,降临了这座小院。
昆仑李玄风。
他还是一身白衣,背负长剑。只是那股锐利得仿佛要刺破苍穹的剑意,被他收敛得一丝不露。
他像一柄藏于鞘中的绝世神兵。
看似平凡无奇。
实则比八年前,更加危险。
他的修为,也已踏入了元婴初期。
他看着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眼神仿佛在说。
回来,就好。
白马寺,志诚大师。
他更老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那双总是充满了慈悲的眼睛里,此刻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疲惫与忧虑。
他的修为,依旧停留在元婴初期。
显然八年前那场大战,对他的佛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青城派,周丝纬掌门。
她的情况,与志诚大师相仿。
而最后到来的。
是一个让我的心都为之一颤的身影。
药神,白芷。
她依旧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衣。
长发,挽起。显出好看的头型。
她的眉目如画。
她的肌肤胜雪。
她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如月光般清冷圣洁,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的气息。
她此生作为朱果的化身,她的修为精进很快,竟也突破到元婴中期!
八年,不见。
她已经成长为足以与李玄风比肩的存在。
当她看到我的瞬间。
她那一向古井无波的眼眸,掀起了剧烈的波澜。
她的身体微微一颤。
嘴唇翕动。
似乎想喊,一声“林大哥”。
却最终只是对着我微微欠身。
“林道友,别来无恙。”
我看着她。
看着她那与“月华”七八分相似的眉眼。
我的心中那根名为“前世”的刺又隐隐作痛。
我移开目光不敢再看。
“诸位都到了。”
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纷乱的情绪都压了下去。
“请入座吧。”
人到齐了。
一场决定了整个大明未来走向的会议。
就此,开始。
我们围坐在石桌旁。
气氛凝重,压抑。
每个人都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西北的情报汇总到了一起。
最终,我们得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的结论。
莫玄,所图甚大。
他是真的想要将整个戚家军,都炼成他的魔军!
“不能再等了!”
李玄风一掌拍在石桌之上,眼中杀气四溢,“我提议,我们立刻集结所有力量,杀入西北!直捣黄龙!将那莫玄的脑袋拧下来!”
“不可!”
志诚大师摇了摇头,满脸不忍,“李施主,那些叛乱的部族,虽是助纣为虐,但他们大多也是被魔气,蛊惑了心智的可怜人。我们若大开杀戒,与那魔头又有何异?”
“大师此言差矣!”
周丝纬反驳道,“如今,已是燃眉之急!若心存妇人之仁,只会让更多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戮!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众人,争论不休。
有的,主战。
有的,主和。
有的,建议,先救人。
有的,建议,先诛魔。
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我,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只是静静地听着。
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
我才缓缓地开口。
“诸位说得都有道理。”
我的声音不大。
却让所有嘈杂的争论,都瞬间安静了下来。
“莫玄,要杀。”
“妖乱,要平。”
“被蛊惑的百姓,也要救。”
“但这三者,不可混为一谈。”
我站起身,走到院中那棵老槐树下。
我伸出手,轻轻地拂过那粗糙的树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医者,治病需对症下药。”
“这大明的病,病根有二。”
“其一,在肌体。是为叛乱。”
“其二,在魂魄。是为魔染。”
我的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凝如铁。
“所以,我意集中兵力平西北之乱,再兵分两路,修行之人直捣魔渊,大军外围清理。”
“凡俗之事,交由凡俗之人去解决。”
“戚家军,精锐,善战。平定叛乱乃其分内之事。我们只需为其压住阵脚,清除那些他们无法对付的妖兽与魔头。”
“而我们,”我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便是直插敌人的心脏!”
“找到莫玄!找到,那‘万魔血祭大阵的阵眼!在它彻底成型之前,将它连根拔起!,再直捣魔渊,一举消灭光明教”
“元婴,对元婴。”
“金丹,对金丹。”
“以雷霆之势,一战定乾坤!”
我的话,掷地有声。
将所有人的疑虑与争论,都一扫而空。
“好!”李玄风大赞道,“就这么办!”
志诚大师,与周丝纬,也相视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
“只是……”张应韶,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据情报,光明教现在,有八位元婴级的魔头坐镇。而我们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人。”
院子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八,对六。
高端战力上的差距足以致命。
“无妨。”
我却笑了。
“还差三位。我去请。”
皇宫,养心殿。
我再一次见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
八年不见。
这位,年轻的君主,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他的眼窝深陷。
他的脸色憔悴。
他的身上那股属于帝王的霸道之气,也被一种深深的疲惫与焦虑所取代。
他看到我的瞬间。
竟不顾君臣之礼,快步从御座上走了下来。
他,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
那双曾经充满了,猜忌与权衡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一种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殷切。
“林……林爱卿!”
“你终于回来了!”
我看着他这副模样。
心中一声轻叹。
天子亦是凡人。
亦有凡人的无助与软弱。
我将西北的局势,以及我与正道联盟的计策向他和盘托出。
他听得连连点头。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朕这就下旨!命戚继光,全力配合真君行事!粮草,兵马,要多少,给多少!”
“皇上,”我却打断了他。
我看着他的眼睛,平静地说道:
“臣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爱卿,但说无妨!”
“臣恳请皇上,自今日起淡化我等‘修行之人在民间的影响。”
我的话让万历愣住了。
“这……这是为何?”
“天道自有其序。人间亦有其道。”
我缓缓地说道:
“仙神之说缥缈难测。百姓,若事事皆求于鬼神,而不信朝廷。则国之根基,必将动摇。”
“人间之事,当由人间之法来决断。”
“人间之最高者,非是我等山野之人。而是皇上,您。”
“请皇上让百姓渐渐忘记,在他们之上还有一群,可以呼风唤雨的‘仙人。”
“让他们只知头顶之上,唯有大明天子。”
我的话像一缕最和煦的春风,吹进了万历那颗早已被文官集团折磨得千疮百孔的心。
他呆呆地看着我。
眼中那份焦虑与疲惫,渐渐地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的光芒所取代。
他,明白了。
他,终于,彻底地明白了。
我,林清扬,对他,对他的皇权,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觊觎之心。
我,甚至在主动地帮他,将那本就属于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威,重新巩固起来。
“爱卿……”
他的嘴唇,在颤抖。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了三个字。
“朕明白。”
他对着我这个臣子。
深深地一揖。
这一揖无关君臣。
只为,知己。
喜欢。
第161章 共聚北京,再会故人[2/2页]